1.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2.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太子少傅箴》译文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6.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重视和谐而不强求完全相同,小人强求完全相同而不重视和谐。"
7.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____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9.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译文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
11.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译:金钱地位不使自己迷惑腐化,贫苦穷因不改变自己的志向,权势武力不让自己屈服变节,这才是大丈夫。
14. 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左企弓语 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15.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尚书》译: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
16.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18.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20. 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22.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3.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25.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26.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27.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译文水既能托载着船前进,也能使船倾覆。这句话深刻地指出,凡事都具有两重性,好的事情如不加以适当引导就会造成坏的结果,坏的事情如经合理疏导则可以引出好的结果。
29.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舒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3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译文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31. 孔子世家: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36.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39.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40.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
42.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44.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45. 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劳。——《诗经》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47.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4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49.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51.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52.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____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53.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译文常用来表示记取过往的经验教训,以作为后来行事的借鉴。
54.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57. 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60. 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后汉书·王符传》译:聪明人舍弃短处,发挥长处,以此来取得成功。
61. 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劳。——《诗经》译:可怜我的父母啊,如此劳苦的养育我。
62. 计诚知之,而决弗敢行者,百事之祸也。故猛虎之犹与,不如蜂趸之致毒;孟贲之狐疑,不如童子之必至。此言贵能行之也。——蒯通
63. 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格言连璧》 (在线造句 )
65.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66.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67.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译文没有圆规和直尺,就做不出真正"圆"或"方"的形状来。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68.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69.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70.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71.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____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72.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76.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78.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79.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82.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没有能力。"
83.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春怨》
84. 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85.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87. 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尚书》译:(人要有九德)宽厚而庄重,温和而有主见,讲原则而谦逊有礼,聪明能干而敬业,善于变通而有毅力,正直而友善,直率而有节制,刚强而务实,勇敢而符合道义。
89.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三国志》译文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90.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91.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____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
92.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译文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言很难做到,富有而不骄傲容易做到。"
93.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95.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弟子规》译文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失就气愤,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坏朋友就会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渐疏远退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