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曾语:"艺术不是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绘画艺术是画家对客观物象进行高度概括与提炼,进而生成独特视觉符号的一种表现形式。
好的画家,并不满足于对客观物象的简单摹写,而是力求以画笔不断发掘事物内在的实质,且始终保持思辨的独立精神,持续突破外界禁锢,以揭示人的灵魂与自由表达情感。
油画家周伟老师,始终走在探索艺术真谛的路上,他以狂野的笔触与丰富的色彩,不断构建独属自己的精神世界。
比技法更可贵的,是画家自身对艺术的态度与内在的思想,历经数十载的艺术实践,周伟老师更是深谙此理。无论是风景还是人物,每一寸肌理间均透着不凡的艺术张力,让人回味无穷。
近日,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与周伟老师进行了一场深度的艺术对话,他不仅精于画面视觉符号的提炼,且对绘画创作中的写意精神也有深刻的见地。
希望能通过文字,与大家一同分享周伟老师的艺术故事与艺术观点,并在此间感受人文与艺术相交融的巨大魅力。
广州艺博会:请问您是从何时开始学习艺术?您内心有没有一个榜样式的人物(艺术家)作为您的学习楷模?他对您的艺术创作有什么影响?
周伟:自幼就喜爱艺术,初中毕业后进入艺术学校开始系统学习绘画,记得那年是1997年,即香港回归的那年。如今回想起那段在艺校的学习时光,收获颇丰。在那里遇到了好的老师和同学,直至今日,仍然是良师益友。
学习艺术是一个漫长且需不断修行的过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很多艺术家都对我有或多或少的影响,但在艺术学习过程中,坚持自己的独特性也是必须的。
要说榜样式的艺术家,我最为敬重的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先生,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梵高生前籍籍无名,无人赏识他的作品,更没有人想深究他对艺术抱有怎样的热忱。
但梵高是艺术史上绕不过去的惊世绝才,他为艺术奉献了生命,如火焰般熊熊燃烧。他对每一幅作品都近乎狂热而严苛的坚持,这种艺术态度及精神令我钦佩不已,更值得吾辈学习。
最喜欢梵高的一句话:"如果一个人竭尽全力掌握了画笔,它就不可能再放下手中的画笔",这句话一直勉励着我坚持艺术创作。
广州艺博会:从系列艺术作品中,可以看出您非常擅长风景油画的创作,您对艺术创作的写意精神有深刻的见解,能否与我们简单分享其中的要点?
周伟:写意精神,其实是绘画艺术自由表现和情感抒发的一种内在冲动和表现形式。写意性的研究和探索,是中国画家特有的提法,中国文化精神和美学理念注重画外之意、意境之美、天人合一、以心写境、以境为画、境由心造。
其次,写意精神并不是简单的在绘画中有关笔意的运用和复制,我认为其根源是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和体悟。
最后,写意精神的体现就是意向表达,表达快乐与孤独。情感的真实性,都是借物,即借景抒情,绘画的终极意义还是以情动人。
广州艺博会:您钟情于风景油画的创作,且也创作人物油画,您希望通过艺术这个媒介与观者产生怎样的共鸣?另外,能否与我们一同分享下您写生采风途中发生的有趣故事?
一、关于作品与人的共鸣性
周伟:关于作品与人的共鸣,我认为艺术家更多的是与自己对话,每一个艺术家都有另一个隐形的自己,只是一般人无法窥视。
在多年的艺术创作实践中,我逐渐意识到自我对话很重要。我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看似是与自然山水对话,表现的也是物象。但还是如前面所言,象由心生,艺术是情感情绪的生发。
关于作品,我没有过多去设定这件作品会给观者怎样的感知共鸣,是一个怎样的状态。这个其实没有办法控制,也不需要去控制,我能做的就是真实的面对艺术创作。
那么共鸣点,或许就在某时、某地、某人、某刻自然达成。这种共鸣是自由的,也是神秘的。
二、写生采风中的有趣故事
周伟:在2018年与朋友在西藏林芝写生,在林芝周边的比日神山下的一个藏族村子里,大家都找了一个不错的景致,当时我选择在一所藏族民居旁支起画架,正全身心投入画画时。
忽然,一个藏族妇女手举起石头冲向我,并大声喊叫着要攻击我,还好当时的反应迅速,及时躲避了她的攻击。
但已经画了一半的作品,被她全部摧毁了,当时吓得我不知所措。后来经当地朋友沟通,才知晓这个藏族妇女有些精神上的问题,所以行为举止不受控制。
虽然,创作了一半的作品损坏了,但是我还是调整好心态于当天重新创作了一幅作品。而那幅作品也成为我那次西藏写生之行中,最为满意的作品。
常言道:因祸得福,大抵就是这个意思。生活不乏一些逆境与挫折,若以平常心对待得失,感恩生活,珍惜当下,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美好的结局。所以无论怎么样,我们都要微笑的面对生活。
周伟《烟火·人间》系列之五 52x37cm 纸本丙烯
广州艺博会:您如何看待东西方艺术文化的关系?写生与创作的关系?您认为在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一、东西方艺术文化的关系
周伟:在谈东西方艺术文化的关系之前,首先要分析中西艺术各自的特点,艺术作为一种人性的表现方式,主体还是在于人。
由于东西方的文化渊源与发展各不相同,所以东方文化艺术偏精神,西方文化艺术偏物质。
简而言之:人的思维方式、处事风格,造就了东西方艺术文化的差异性。加之所处的环境不同,所以审美观念、审美实践、审美趣味也就有所不同。东方人强调创造的直觉,西方人强调批判的理性。
西方艺术力求再现现实,注重理性与科学的结合。东方艺术,尤其是绘画,崇尚天人合一、追求意境,在艺术表现中,通过写意性表现和情感介入,使之成为一种形而上学的抒写。
纵观东西方文化艺术的发展,两者有差异也有共性。其共性在于:都是从自然中汲取营养,在艺术形式上体现艺术家个性化的观念和形式语言。
没有谁高谁低,相互交流也是有必要的,两者可相互补充,每一种艺术文化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和高妙之处。
在急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本着一个包容的态度融会贯通,让民族的成为世界的,让世界的也具有民族性,共生共存。
二、写生与创作的关系
周伟:写生的概念于每一个从事绘画创作的人来说都很熟悉了。写生,作为一种绘画方式,由来已久。但在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创作主体,对于写生的理解都各不相同。从我个人来讲,也是在不断的变化。
如今,在绘画创作过程中我对写生和创作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我对待每一次的艺术创作都特别认真,没有所谓的习作训练,或者说是为了收集素材而去写生,哪怕是一件很小的画作,我都会100%的认真对待。
写生并不是简单的艺术表现形式,我更多的理解为一种认知的方式,无论是怎样的风格,作品呈现的艺术思维都应是主观的,在新时代之下,我们对传统概念上的写生认知理解应有所改变,艺术创作应当具有仪式感。
我所理解的写生与创作,他们是可以交融互换的,但有时也是矛盾的,自然可能会带给我们全新的感受,但如果没有一定的认知,可能会被自然带偏。
所以,无论何时创作,我们都要尊重自己的内心,以写生作为一个认知方式,而不是简单的绘画方式。
当然,在工作室里创作,我们也应有自然的介入,这种介入,实际上就是我们某种遐想吧!即我们常言的境由心生,随类赋彩。
中国绘画注重意象表达,说写生与创作的关系多么重要,实际上并不是重点,重点还是在于如何感知。
真正好的艺术创作,我认为:过程本身就是艺术表现,也是最为有趣的。一件好的作品,艺术家从一开始就是发自内心的,内心的炙热与真诚,是一件艺术作品成功的关键。
譬如前面所提及的梵高先生,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写生,但我们今天去看他,难道说他不是创作吗?难道写生与创作的关系非要去谈清楚吗?实际上,艺术在乎的是一个过程,至于结果可能不受我们控制。
三、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一点
周伟:在艺术创作中,我认为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在我看来,没有轻重之分。要说最重要的一点,我认为不是技术,而是态度。说到底,也就是艺术家本身的投入,态度决定一切,如果把艺术作为一生的表现与追求,那么,艺术就融入了血液。
艺术家本身或者说艺术家的行为,或者说最后的作品,都可称为艺术品,都是价值连城的。
周伟,2004年毕业于陕西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油画专业,获学士学位。代表作品有《葵园系列》《上游 风景》。现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写意油画研究会理事、汉中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艺术经历:
2005年作品《青木川印象》系列在上海M50熏依社画廊展出
2007年7月——10月在上海3518艺术区驻地创作
2008年作品在上海M50大库画廊展出并被私人收藏
2012年 "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七十周年"作品展 陕西省美术馆
2014年《备战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作品汇报展》 陕西省美术馆
2014年陕西省第四届美术教师优秀作品展 陕西省美术馆
2016年"筑梦-筑梦"青年艺术作品展 亮宝楼美术馆
2017年回跃[上游]——汉中五人油画展 亮宝楼美术馆
2018年陕西省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美术作品展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2018年东关后街20号艺术沙龙邀请展 东关后街20号
2019年陕西省写意油画研究会首届邀请展 西安半坡国际艺术区 壹空间
2019年东关后街20号艺术沙龙邀请展 东关后街20号
2020年"大美秦岭 写意终南"作品展 力邦美术馆
2020年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优秀美术作品展 宝鸡市美术馆
2020年参加第25届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广州南丰会展中心
2021年"上游东流" 汉中 景德镇艺术联展 景德镇5公分艺术空间
2021年"春风十里不如你"周伟作品展 宝鸡十方画廊
2021年12月,参加第26届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广州南丰会展中心
2022年1月,"2022迎新[艺术盲盒]捡漏大展",广州艺时代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