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9. 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
10. 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12.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3.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14.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15.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6.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7. 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23.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7.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29. 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既欲其生,有欲其死,是惑也。
30.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4.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3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36.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37.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39.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44. 举直错诸枉,xxx服;举枉错诸直,xxx不服。
45.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6.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50.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52.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53.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54.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