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宽窄人生的经典语句,人们追求的"安身立命"就是找一份可以养家糊口的工作,过好自己的一生。
为此,他们通过"科举"来改变自身命运。人人都想做圣人,但却并没有真正当一回事。
反而是王阳明从小就将"读书做圣贤"定为自己人生的第一等事。在大部分人追求功名利禄时,王阳明却追求自己的"道"。
只可惜到了中年时期,王阳明因得罪宦官刘瑾而遭"廷杖"之刑,还被贬入瘴毒一带的贵州。
王阳明一直以来追求的都是精神境界,他对于"安身立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王阳明终其一生都在思考"读书做圣贤",那至于如何成为圣贤?他选择了在传统文化之中寻找精髓。
自幼天资聪颖的王阳明将儒释道学说、兵法思想等融汇贯通,成为一个全能型的人才。在王阳明中年以后,心中就只有讲学和剿匪这两件事情了。
剿匪途中还不忘讲学,他将这两件事循环往复,做到极致,直至离开人世。
王阳明围剿的除了"山中贼",还有自己的"心中贼"。
在他认为,做学问与个人事功相比,学问是宽,而事功是窄宽窄人生的经典语句;但相对于人生来说,人生是宽,学问则是窄。我们并非要宽与窄对立,而是要它们相融。
每个人的寿命有限,但不论是长是短,我们都应该一心一意,修炼自身,等待天命的到来,活出自己坦然、简单的一生。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之后,创办了"阳明心学",他所追求的那颗心,就是"良知"。
正所谓"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世上人人都应该有良知,并且致良知,向自己的良知学习,才能拥有想要得到的一切。
这时候宽的是人心,窄的是良知,二者能够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当人心因外物所动摇时,那就是良知不够正,人一旦做到"致良知"才能够能应对人生的一切。
王阳明心学的精髓就是"知行合一"。他认为一个人知道而不去行动,就等于不知道,唯有实践才能出真知。
在一般人看来,读书就是考取功名,只要将这些枯燥的知识记住就好。但王阳明则是"格物致知",真正践行"知行合一"的理念。
人人都有自己的"心中贼",也就是人的私欲。当人的私欲被遮蔽时,就需要学习圣人的"致良知"精神,方能"守得云开见月明"宽窄人生的经典语句!
知道有私欲,并且除去它们,才算做到了"知行合一"。这里的知是宽,行则是窄。
王阳明提出:"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道一定要做到,才能真正贯彻"知行合一"的精神!
王阳明被贬龙场之后,开始潜心修道,终于悟道成圣,却不被世人所接受。后来皆因为他的事功,才将阳明心学广为流传。
他一生有四大事功:
先是被派去江西剿匪,彻底为朝廷歼灭了十余年的贼匪祸乱宽窄人生的经典语句;
再是被派去平定宁王之乱,这次战争真正凸显了王阳明的军事才华,也是他的巅峰时刻;
在宁王叛乱之后,朝中宦官因嫉妒王阳明,四处散布谣言说王阳明勾结乱党,想要谋权篡位,王阳明机智周旋,转危为安;
多年来匪徒祸乱,朝廷不得安宁,当时派王阳明前去剿匪,朝中官员都不看好,没想到王阳明却大获全胜,彻底铲除了祸患。
他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得益于在军事上有自己独特的战略。
面对山中贼,他能沉着冷静,隔岸观火,不轻易出动,做到"此心不动,随机而动",正因为这样他才能接连为朝廷立功。
在这里"心中贼"是宽,"山中贼"是"窄"。杀山中贼是为了天下,而破心中贼则是提升自己。
王阳明认为宽与窄是相对且相通的,二者缺一不可。他从来不为任何一次的失败找借口,而是为自己的成功多找方法,这样才能更加成功。
若宽是自在,那么窄就是担当。根据这类宽窄,可将人类分为四大类:
第一是"不担当还不自在"的人,这类人就是普通人,他们庸庸碌碌、平平淡淡地过完一生;
第二是"不担当但自在"的人,这类人主要是佛、道中人,他们已经脱离尘世,对人世间不再担当任何责任,活得潇洒、自在;
第三是"有担当但不自在"的人,例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刘备,助他完成了大业,但最终却导致自己鞠躬尽瘁,他的事迹令后人感动,每每提起都会伤心流泪。
第四是"担当又自在"的人,孔圣人曾说人到七十,要能够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便是人生的终极境界。
王阳明的一位老乡——黄宗羲在公元1695年的时候因病去世,享年86岁,当时在临终前四天曾给自己的孙女婿写信,留下了一些遗言。
而王阳明在公元1529年病逝于江西码头,享年57岁。当时身边随从问他还有何遗言?他认为自己一生心愿已了,因此没留下任何一句遗言。
人面对生死,所表现的是最真实的情感。黄宗羲是"大有",而王阳明是"大无",如此一来,"大无"是宽,"大有"就是窄了。
人生有宽有窄,它们相对又相通,要想过好这一生,就得把控好"宽"与"窄"之间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