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弘一大师偈言:一事无成人渐老,一钱不值何消说。
7、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8、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
9、明镜止水以定身,青天白日以成事,光风霁月以带人。
10、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3、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容,人险仄我持之以坦荡。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5、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8、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
10、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不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11、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12、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13、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14、大着肚皮容事,立定脚跟做人。以仁义存心,以忍让接物。
16、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17、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18、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20、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37、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
38、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39、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40、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41、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42、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43、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44、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躁急当矫之以和缓,刚暴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沉潜。
45、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