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音调: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得慢,发出的音调就低;频率决定音调。
3、频率: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学中把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单位是:次/秒 ,又记作Hz。
4、人耳听觉范围:20Hz~20000Hz。其中,20Hz是人类听觉的下限,20000Hz是人类听觉的上限。
5、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蝙蝠、海豚等可发出)
6、次声波: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等可发出)
7、超声波的两个特点:一个是能量大,一个是沿直线传播。
8、响度: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响度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声音的大小。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距离的远近有关。在相同距离下,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增加响度的方法是:减少声音的发散。
9、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做振幅。
10、音色:物理学上,把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色叫做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也就是说,音色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不同的乐器或区分不同的人。
13、乐器(发声体)的音调:长短(长的音调低)、粗细(粗的音调低)、松紧(松的音调低)决定了音调的高低。
15、了解几个数据:
(1)人类发出的声音频率约为85~1100Hz之间;
(2)人类耳朵的听觉范围约在20~20000Hz之间;
(3)一般乐器所发出的声音频率约为20~4000Hz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