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坚持走路,我怎么能八十多岁还在店里一站一整天啊。"
有时觉得他在说体能,有时又觉得不仅于此,像村上春树坚持数年的晨跑,也不再为了消除戒烟后产生的赘肉。
运动蕴藏着的能量绝非只是为了身体的美和健康,是为了制造一种思考的可能。
在那里抛弃一切现实带来的焦虑、恐惧和自我怀疑,将自己拉回到一片净土,日复一日,令表象的生活更接近心之所想。
这些年我尝试过几种不同的运动,瑜伽、健美操、高强度间歇训练……大多需要身处人群之间。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的是独自一人的运动,大概本性孤独,又或者思考必然是孤独的,我无法在人群中体会到内心需要的安宁。
沉入一种全身心投入的境地,用水本身就具有的能量治愈内心,可惜有些时候,水池里乱跑的孩童,拥挤的泳道,又令我重新踏上跑步机。
二十几岁,我在跑步机上只得到身体上的好处,三十几岁,才在跑步中得到了精神上的收获。
比如,我昨天想起作家Amy Tan的讲说,忽然觉得人痛苦一点也没什么不好,尤其干写字这行的,应该保持对痛苦的敏锐,不麻木才是创作的源泉。
今天我又在想,人生的广度和深度是不可兼得的,我的幸福是什么跑步治愈心情的句子?是把手里的一件事做到极致。
白天的生活,是车,房子,一份普世意义的安稳生活,忙着纠结是该满足自己的所得,还是该更进一步。
到了晚上那一刻,才能体会到双脚踏地的感觉,物质抵达不到内心的某些地方,要靠自己调整与初心的距离。
此前被我痛恨却又不得不去的跑步,现在竟然也成了一件乐事。
不为卡路里的目标,不为一定跑到几公里,我只为得到那一片刻的自我理解和自我接纳。
在这样和那样的片刻中坚持下去,我也越来越接近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