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有意思,清明节在公历的4月5日前后,但是是在农历的二月三月之交,俗话说阳春三月。
以太阳运行作为指标的节气,实际更能明确区分季节,所以清明节气无论落在公历的四月还是农历的三月二月,它都是仲春和暮春的分野。清明节之后,春天进入最后一段时间,俗称暮春和晚春。
暮春的暮和所有暮色消沉的暮不同,因为指向的是更蓬勃炽热的夏天,所以暮春的暮,是春天青森如帐,有更浓烈的春的气息,仿佛是一缸放了两月的绿酒,颜色碧绿,倒映着周围森森细细。
暮春有最明丽的飞扬,古老的三月三上巳节就在此时,河水不冷,古老的先民在水边沐浴,用最春天的香草树叶洗涤身体,换上最漂亮的春天的衣裳,看起来多么森系。
这是先秦时代的暮春大节上巳节,春天的衣裳已经做好,五六和成年人带着七八个孩子,在沂河边沐浴,晒太阳,在祈雨台上吹着最和暖的春风,然后祈求今年风调雨顺,在快乐的歌唱中尽兴而归。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晋朝陶渊明《桃花源记》
有人说你怎么能断定这是暮春?桃花是二月之花呀。可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恰是暮春之景色,如果还不相信,你往里面走走,有良田美池桑树竹子,往来种作,这正是清明时节最自然的田间劳作。因为此时桑叶发芽,竹子青青,人们可以不穿厚重的衣裳,脸上都是朴素明净的笑容。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
是,三月是绿肥红瘦的季节,芳草萋萋,深到膝盖,那些仲春热闹的桃李花事过去,但另有一种红绿相映的深春之美,那海棠花点缀在绿叶当中,那山茶红在深绿的叶子的衬托下,那牡丹芍药红花绿叶,枝叶扶疏,是另一种沉定。那莺声嘹亮,因为等待着樱桃成熟,穿飞绿树轻阴之间。
清明节气往后发展,又延伸成踏青祈雨之外的祖先祭祀。春风浩荡,天地灵魂,伏惟尚飨。
"清明三月节"是唐朝元稹的二十四节气诗清明的标题。他的诗里山水清明,桐花开放,麦花飘香,登高而天下小,气清而神魂驰。
这是典型的晚春,春天绿得如同青春。那地上的草绿的如同手上染好的蚕丝,而桑叶垂垂,正是釆桑的季节。这绿透了心的春天因为良人不在,而绿成了忧郁。
她的丈夫在清明节肯定想回来,回来祭祖和陪伴家人,两心通而天涯隔。只有无尽的春风,不相识又不识相,吹绿游子的鬓发,吹动妻子绿色的心湖吧。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唐朝张旭 《桃花溪》
暮春是郊游的好日子,不必乱花迷眼,去往更遥远更自在的山林。不得不说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实在是具有无穷的魅力,千百年来无数人看见桃花流水,就想像武陵渔人一样找到一个山的缺口,大喊,阿里巴巴开门吧。
总有一个不同的清明浪漫的桃花源藏在暮春,让你停不下探索的脚步,万水千山的寻找,却发现,它其实是在心里,在身边。
青郊绿野无穷意,寒食清明三月时。"宋朝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
春深有春深的美,绿的层次渲染,绿的清新水润。金陵城墙外一道波光粼粼的春水,城墙边沿水是青青春柳,远望是青青郊外的原野和麦田,这正是清明三月暮春好景。连李商隐都"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州。"
有多少胸中之气应和三月清景,做最透彻的呼吸和抒发。
林莺啼到无声处,春草池塘独听蛙。"宋朝曹豳 《暮春》
暮春之美,何必沉溺落花之叹。因为花落并不是春天的结束,而春天以更绿色的方式引你深处。那花树落了,却绿荫冉冉,一树树,一团团,绿到了天涯。
又何必感叹春天花事已老,莺声渐停,你听,那春草池塘有最新的小蛙的叫声,同样是一种生的不息和活力呀!
暮春之美,在于太阳更明丽,空气更清新,草木更青翠,它应对的也是人生最初的成熟和青春。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现代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节录
林徽因的四月应对到是晚春。许多人以为是一首爱情的诗,但恰恰这是一首年轻母亲看见新生孩子的喜悦。
杜牧说"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女性的青春并不是独有花季,还有更美好的孕育和延续。林徽因在生下自己孩子之后,这是她生命的延续,是她晚春里最幸福的果实和饱满。孩子是她的四月天,暮春里的星光和烟云,是春天的绿叶,是爱是暖是希望,是梦中的白莲。
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如何不是她的晚春和暮春之美,走向更成熟更饱满更幸福。
珍惜人生每一寸美好和光阴,同在清明三月节,又是人间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