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熟读课文,了解"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艺,想象"刷子李"刷墙时的风采。
6. 可是,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完了!师傅露馅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
15. 作者在第四段写道:"我知道今天的海,是曾经化为桑田的海",请用一个成语概括。
18. 这节课,我们要认识一位"奇人"。老师带来了他的名片,这张名片和我们平时所见的名片有些不同。仔细看看,您从这张名片上获得了哪些信息?(出示)
19. 师:对呀,这句话好像是刷子李的"广告"。他为什么要自信地给自己立下这个规矩,而且还印在名片的上方呢?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刷子李》。(板书课题)
20. 刷子李专干粉刷这一行。他要是给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赛升天一般美。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21. 出示:"最叫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白刷不要钱。"
23. 缩句,其实就是保留句子的主干,把比较长的句子当中,一些修饰限制的词语去掉。就像一棵大树,砍去细枝末叶,而只保留句子的主干。缩句之后的句子往往只剩下主谓宾这三种成分。这句话的主语是曹小三,谓语是关心,宾语中心词是有没有白点。
26. 刷子李干活儿还有个规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大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
35. 读题,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是个粉刷匠,专干粉刷这一行,姓李)
4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见姓李的老师称李老师,看见姓李的会计称李会计,看见姓李的厂长称李厂长,那看见姓李的粉刷师傅,我们称什么呢?
45. 作者说"海啊,原来是这个样子","海"究竟是怎样的呢?
50. 自身是强大的,自身是健康的,自身是倔强地流动着的。
51. 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师傅、蘸浆、包袱、露馅儿、发怔发傻、和着琴音"等词语。
52. 曹小三是刷子李的徒弟,一开始对师傅崇敬,但是又有点怀疑,直到亲眼所见师傅技艺高超,最后佩服的五体投地
53. 教师小结:刷墙的描写是直接写他的刷墙的技艺高超,而黑衣服的描写虽然不是直接写,可从这些描写中却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他的技艺高超,我们可以称这种描写为侧面描写,但无论是直接描写还是侧面描写,都是为了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54. 从视觉:那如花灿开的浪,时起时伏的波……;从听觉:"啪"的一声,一头撞在那些圆溜溜的礁石上……;触觉:任浪花打湿鞋袜。
57. 可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作者为什么称河北大街一家营造厂的师傅为"刷子李"呢?请同学们结合预习,猜猜原因。
59. 刷子李的话告诉了徒弟,谁都不是天生下来就是刷墙的高手,这都得靠一天一天,一年一年的经验积累。
60. 小组派代表朗读,要让同学听出"刷子李"的高超技艺,在读之前可让其他同学友情提醒,促进交流,深化感悟。
62. 文中"刷子李"的黑衣黑裤,刷墙时娴熟的动作,还有那个让人吃了一惊的白点等细节描写都使"刷子李"这个人物活了,神了。
64. 如果,有个姓张的人,他捏泥人的技术很高,捏的泥人可以说是活灵活现,跟真人一样,我们就可以称他为——泥人张;有个姓刘,很会变戏法,他的手变起戏法非常快,可以让我们眼花缭乱,我们就称他——快手刘。
65. 这就是曹小三心中的"一波三折 ",也是这个故事的"一波三折",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波三折",使"刷子李"的技术高超又一次得到了渲染,这种渲染烘托的写法就叫侧面描写。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波三折",才让故事更加引人入胜。如果能把曹小三此时的心理活动表达出来,那这个"一波三折"将会更精彩,更丰满。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一句写一写。
69.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位普通的手艺人高超的技艺。
71. 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73. 一间屋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顶子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赛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好赛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77. 指导阅读"自读提示",勾画要点,补充"自学要求":
78. 学到这里,你知道大家为什么称他为刷子李了吧?
79. 导入新课 1.谈话:今天,我们将结识一位手艺人,他就是——《刷子李》。[板书课题] 2.解题:怎么叫刷子李呢?(姓李,专干粉刷这一行) 3.简单介绍作者冯骥才及本文出处。 本文选自《俗世奇人》,其中所述之事,多以清末民国初年天津卫市井生活为背景;天津卫,天津的旧称,"卫"是明朝的军事建制。冯骥才偏爱写"俗世奇人",自有他的道理:"码头上的人,不强活不成,一强就生出各样空前绝后的人物。"如刷子李、泥人张等。
81. 刷子李是俗事奇人,被收集在《俗事奇人》这本书中
84. 语言描写:"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
86. "刷子李"的粉刷本领到底有多强?课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90. 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同时阅读人物描写出色的文章,积累优美词句及写作方法。
92. 作者在第一段写道"……有我读不懂的大深奥"。这句话包含了以下哪几段内容。
94.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结识了冯骥才笔下的一位"俗世奇人"——刷子李,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这位奇人,见识一下他的高超技艺。
97. 教材解读1.课文简说。本文选自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刷子李"普普通通,却有"俗世奇人"之美称。首先是"俗世"中的"凡人",因为他是生活于市井里巷的凡夫俗子,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手艺人;可他又是"俗世"中的"奇人",因为他刷墙的技艺高超,让"行外的没见过的不信,行内的生气愣说不信"。他有才能、有个性,喜怒哀乐样样俱全,但行事言语又高于常人,所以,用"俗世奇人"之称最为恰当。
99. 作者浓墨重彩地描写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其目的是什么?
101. 第四段"而今天,这荒凉的波涛世界竟变成了另一个繁忙的世间"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102. 拓展阅读《苏七块》苏七块为什么也被称为俗事奇人?
103. 码头上的人,全是硬碰硬。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儿。有绝活儿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着。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自来唱大戏的,都讲究闯天津码头。天津人迷戏也懂戏,眼刁耳尖,褒贬分明。戏唱得好,下边叫好捧场,各行各业,全有几个本领齐天的活神仙。刻砖刘、泥人张、风筝魏、机器王、刷子李等等。天津人好把这种人的姓,和他们拿手擅长的行当连在一起称呼。
104. 语段从人的感觉器官具体而形象地描写了大海的气势,作者是从哪些感觉器官描写大海的呢?请举例说明。
106. 再读课文,画出能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语句。
108. 学生反馈,教师点拨,概括出技艺高超表现在对刷子李刷墙时的情景描写和对于他的黑衣服的描写。(板书:刷墙情景 黑衣白点)
109. 作者以什么为顺序来写对沧海的深奥的认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