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3.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
4. 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辞色,言辞和脸色。
6. 乡之先达:当地在道德学问上有名望的前辈。这里指浦江的柳贯.义乌的黄溍等古文家。执经叩问:携带经书去请教。
7. 容臭:香袋子。臭(xiù):气味,这里指香气。
10. "谓余"二句:认为我是在勉励同乡人努力学习,这是说到了我的本意。
11. 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弗,不。之,指代抄书。
13. 圣贤之道:指孔孟儒家的道统。宋濂是一个主张仁义道德的理学家,所以十分推崇它。
14. 缊(yùn)袍:粗麻絮制作的袍子。敝衣:破衣。
15. 被(pī)绮绣:穿着华丽的绸缎衣服。被,同"披"。绮,有花纹的丝织品。
16. 俟(sì):等待。欣(xīn):同"忻"。
21. 东阳:今浙江东阳市,当时与潜溪同属金华府。马生:姓马的太学生,即文中的马君则。序:文体名,有书序.赠序二种,本篇为赠序。
24. 廪(lǐn)稍:当时政府免费供给的俸粮称"廪"或"稍"。
25. 耄(mào)老:年老。八九十岁的人称耄。宋濂此时已六十九岁。
26.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
27. 硕(shuò)师:学问渊博的老师。游:交游。
30. 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31.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33.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34. 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
35. 学的艰难告诉他。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志意;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乡前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吗!
36. 媵人:陪嫁的女子。这里指女仆。持汤沃灌:指拿热水喝或拿热水浸洗。汤:热水。沃灌:浇水洗。
37. 现在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
40.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41. 以乡人子:以同乡之子的身份。谒(yè):拜见。
42. 诸生:指太学生。太学:明代xxx设立的教育士人的学校,称作太学或国子监。
46. 际遇之盛:际遇的得意,指得到皇帝的赏识重用。
48.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49. 既:已经,到了。加冠:古代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成年。
53.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54. 朝:旧时臣下朝见君主。宋濂写此文时,正值他从家乡到京城应天(南京)见朱元璋。
55. 幸预:有幸参与。君子指有道德学问的读书人,另译指有官位的人 。
56. 箧(qiè):箱子。曳屣(yè xǐ):拖着鞋子。
59. 撰(zhuàn):同"撰",写。长书:长信。贽(zhì):古时晚辈初次拜长辈时所赠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