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中与"不食嗟来之食"意思相同的句子是(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2. 提问:第二段哪些话是正面介绍白求恩?哪些话是侧面介绍?侧面介绍有什么作用?
3. 学习第一部分,思考,文章开头对白求恩同志的介绍包含哪些内容?有么作用?
6. 诵读法这是文言文教学最实用的教法,可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如默读、齐读、跳读、精读、美读等。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熏陶。
10.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
17. 难点是第一段的逻辑推理论证过程。[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 [教学设想]
21. 找出每段重点句,在此基础上归纳各段要点,说说它们之间的联系。白求恩为何值得赞扬?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品质?
25. 让学生找出来一起体会内容和好处:排比句式。"高尚"指人格,"纯粹"指品质,"有道德"指修养,"脱离了低级趣味"指兴趣,"有益于人民"指人生意义。这五个句子言之有序,句式流畅,气势磅礴,内容缤纷,感情真挚,如赞美诗一般,以此收束全文,铿锵有力,既热情赞美了共产主义者白求恩同志,又大大提高了人们学习的热情。朗读时五个句子语气要越来越高昂,显示出激情。学生反复朗读,达到背诵的目的。
26.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是心"是指什么?"贤者"是指什么人?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27. 模仿套用法 模仿套用名著、名篇、名曲的标题拟题例如:《莎菲女孩的日记》《谁是我最可爱的人》《哦,白雪》《同桌的你》《妈妈的吻》
29. 反串法 反常理而用之例如:《引的春风渡玉门》《胜利乃成功之母》《开卷未必有益》《"松松跨跨"出人才》
30. 你问我答学生提出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请同学解答,可指名回答,也可自由回答。
35. 质疑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自己不懂的地方提问,或对文章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就论证过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大胆质疑。鼓励学生自主质疑,有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7. 孟子对舍生取义精神的颂赞,对"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批判,对后世的影响?
41. 作者为什么先举"前线回来的人"的例子,再举"晋察冀边区军民"的例子?
42. 孟子指责"万种---受之"的现象①在当时和现在有什么意义?②举例说明。③你从中获取什么启示?
44. 孟子所说的"义"与江湖所说的义气有什么不一样?
45. 今天我们作为跨世纪的一代青少年,将来要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我们应当如何学习白求恩的精神?(找学生说说)
49. 不辨礼仪接受万钟是为了: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51. 孟子在文中赞扬哪些人,哪些精神;叱责了哪些人,哪些精神?
54. 合作探究,精读一段——体会运用对比方法阐述观点的好处以及本文语言特点。(进行此活动时,老师不提前说出对比的手法,学生在阅读中自己就会体会把握的,老师引导体会这种手法的作用即可,也不必提对比论证这个词,毕竟还没开始讲授议论文的基本知识;老师总结的重点也应该是"对比")
58. 理解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以及对比运用的作用。
62. 生问师答对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教师酌情给予点拨。
63. 本文的中心论点: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65. 白求思同志共产主义精神具体表现在第三个方面是: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这一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为什么这一部分内容写得少?
66. 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7. 生活中常用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来说明什么道理?
69. "只见过一面"的"只"字流露出怎样的心情?"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说明了什 么?
73. 积累摘记文中的成语、双重否定句、排比句(最后一句话)或者对你有启发的句段并进行点评。100字以上。(ABC)
74. 为什么不能做苟且偷生的事。为什么有的祸患不能躲避。
77. 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78. 孟子主张"舍生取义",千百年来许多仁人志士用他们的生命践行了这一主张。但是,强盗有时也讲"义",例如二战时期的日本军人为了^v^而"杀身成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区别正义与非正义呢?正义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通常指人们按一定道德标准所应当做的事,也指一种道德评价。在汉语里,它通常与公平、公道、正直、正当、公利、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崇高的理想、高尚的品德、人格的自尊、自爱等相连。在日本的教育体系里没有是非、没有善恶,只有忠诚、利益和对强者的崇拜。因此日本人的"杀身成仁、为国捐躯",并不是反抗侵略压迫的正义之举、而是指对^v^无条件效忠和为大^v^利益不惜一切代价。
79. 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传统和习惯是沿袭孟子的学说和思想的?
80. 孟子指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有什么现实意义?
84. 论证方法:开头比喻论证,2处举例论证,对比论证2-3段总体-具体。
85. 文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语句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90. 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91. 文章结尾说:"此之谓是其本心"本心是指什么?有什么目的?
92. 小结在人生面临抉择时,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
93. .当今社会人民提倡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与舍生取义是否矛盾为什么?
94. 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方法写你熟悉的一个人,题目自拟,300字左右。
97. 日记练笔《我喜欢这样的同学》,要求有自己的观点,并运用夹叙夹议或对比方法进行理由阐述,300字以上。(AB)
98. 掌握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学习白求恩共产主义精神。
99. 列举"行道之人""乞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例子的目的?
100. 请对本文第二段的内容写一段评注性的文字?
102. 《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似的孟
103. 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106. 故弄玄虚法 故意用使人迷惑和误会的手段,引人注意
107. 孟子的"舍生取义"的论点与"哥们儿义气"相同吗?
114. 孟子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又认为那些人"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是失其本心,这样解释——没有强调后天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他唯心主义性善论的表现。
115. 提问:文章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说说运用对比手法的好处。
117. 孟子的"舍生取义"影响了中国两千年,从来都是积极的价值观,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修改时去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内容。这是否说明"舍生取义"的价值观已经过时?请谈谈你的看法。
119.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把握文章要点,明白写作目的,学习记叙议论结合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