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选文章往往是古代贤人良臣的小故事及个人履历表,所以不难读懂意思,只是落实到个别字词,倒是颇让人费神,不过如能胆大,心细,也不可怕。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若不影响做题目就不要钻牛角尖,不懂就不懂也没什么!
只有整体阅读,总体把握,才能高屋建瓴地驾驭阅读材料,才能准确、完整地去分析、评价人物和事件。阅读文章时要始终带着如下几方面的问题思考:①文章写了一些什么人的一些什么事;②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如何;③文章说了一些什么道理;④是以什么作为说理依据的。对记叙性文章,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一般的传记文,要弄清作者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议论性文章,要理清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等。说明性文章,要理清说明对象、说明内容和说明方法。
读一篇文章时,应当特别关注中心句、关键句,以便快速把握文意。中心句、关键句的位置,常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处,如《六国论》的中心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在文章的开头,《过秦论》的中心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在文末。
文章的层次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和脉络,它具体展现作者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的思路。分析的方法可按时间顺序归纳,可按地点的转移归纳,可按时空结合归纳,可按材料性质或类别归纳,要视具体的文章而定。
围绕文意,仔细判断各选项中的有关细节,才能明辨各项表述的正确与否。要注意细节中是否存在着诸如人物的张冠李戴,事件的前后倒置、事件杂糅、层次混乱、强加因果,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故意曲解,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常见错误。
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充分利用文章的题目、作者、文章出处、文后的注释等信息,结合学过的有关知识作综合分析,从而多方面、准确、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及主旨。
要坚持把选项中诸如事情的发展、因果,人物行为的程度、实效等方面的内容,细细从原文词句中查出并核对:把题目中用现代汉语叙述的内容迅速地从原文中找出来并对照解读,分析、评价选项叙述与文中用词造句的细微差别。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既要注意传主或作者观点态度的积极意义,又要注意其时代局限性。
(2)必须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恰如其分地分析评价,不能无限拔高,也不能有意贬低。
(3)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①看传主对人民的态度;②看传主对统治者的态度;③看作品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④看作品在今天有无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