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内容〗:人要在劳动和奉献中体现和创造价值,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1)根本途径:劳动和奉献。(要求: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2)客观条件: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即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要求: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3)主观条件:实现人生的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要求: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同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个人素质,埋头苦干,要有顽强奋斗精神,充分利用好客观条件。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强烈地震。在抗震救灾中,涌现出许许多多让我们感动的英雄人物,特别是一大批英雄少年,他们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非凡勇气、顽强意志和可贵的爱心,感动了全国人民。在灾害救助和灾后重建过程中,各级政府自觉接受监督,各项工作公开、透明、规范,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
答:①人的价值体现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爱家人,爱 朋友,爱祖国,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雪灾中不计个人利益解救他人于危难之中的行为,赢得了社会对这些平凡人的尊重,从而也实现了他们的人生价值。
②人的价值,必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在灾难面前涌现的无私奉献、热心助人的平凡人,没有计算个人利益的得失,考虑的是他人的危难,难能可贵,体现了灾难面前的人间真情。
③实现人生的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发展自己的才能、提高个人素质;还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