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但在物质的绝对运动过程中,又存在相对静止的状态。
A静止的概念 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
a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何灭亡的过程。但在产生之后、灭亡之前其基本性质保持不变,这种性质的稳定性就是静止。
【举例】人从呱呱落地到死亡之前;性别的确定。 水在0度-100度之间液态性质不变。
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至今,人民当家作主、实行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性质一直未变。 食品在保质期内未腐烂变质。
b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举例】汽车上的座位相对于汽车本身,没有发生位置移动。
事物的静止状态并不是绝对的静止,不是根本不动,而是事物在一定条件下暂时处于一种不显着的变动状态,是静中有动。
B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第一: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第二: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举例】"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中,竹排的运动以青山为参照物,静止以江水为参照物;青山的运动以竹排为参照物,静止以地球为参照物。
【名人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与"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一命题中,也暗含着对相对静止的承认。赫拉克利特承认人们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只是由于河水的流动和变化,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说:"我们跨进,又没有跨进同一河流;我们存在,又不存在。"而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则认为:"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当你踏入这条河流时,它已经不是原来那条河流了。这就夸大了事物运动的绝对性,否定了事物静止的相对性,认为一切变动不居,瞬息即逝,从而走向了诡辩论和不可知论。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探究】P32页 想一想,欧布里德为什么会犯如此荒唐的错误?
【提示】只承认运动而反对静止,最终将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