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伦理是环境价值观念的核心,调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以及体现在其中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理解、接受并遵守环境伦理原则和相关的行为规范,是有效保护环境的重要前提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保证。
(3)理解、接受并遵守环境伦理原则和相关的行为规范
(1)环境伦理原则,在人们的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体现为具体的环境道德规范
(2)环境道德规范,是人们处理环境事务时应当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评判其行为的伦理依据
(2)每个人都应该关心并积极改善自己周围的环境状况
(3)要从自身做起,选择有利于环保、与自然协调的生活方式(4)还要勇敢并善于同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使环境正义、尊重自然的伦理原则落实到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1)不是任何一个国家所能独自承担的,需要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合作
(2)同其他环境和社会问题结合在一起的"问题群",具有综合性与复杂性
发展中国家缺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缺乏充足的资金和必要的技术,只能承担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部分,而发达国家制造了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当前仍然是主要污染物的排放者,发达国家既拥有雄厚的资金和较发达的技术,又对全球环境的恶化负有主要责任,理应在保护全球环境的事务中承担与其资金和技术相称的部分。
每个国家都拥有自己的国家环境主权,同时附有保护全球环境的共同义务①保护好本国的环境②确保在其管辖范围内或在其控制下的活动,不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环境造成损害③遵守已经达成的国际环保协议,积极履行协议规定的义务④积极推动全球环保立法,创建有效的国际环保执法机制
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生态的可持续性、社会的可持续性、经济的可持续性
(2)生态的可持续性是基础,社会的可持续性是关键,经济的可持续性是手段
如何实现:①使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②把减少和防治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要求贯彻到经济活动的每个环节,追求经济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③要主动采取预防措施,避免给环境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
(1)当代人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应限制在这些资源的可再生速率范围之内
(2)在使用不可再生资源时,要把所获得的相当一部分资金用于技术创新,以力争某种不可再生资源枯竭以前,能够发现新的可替代的资源
(3)当代人还应控制自己的污染物排放量,把它限制在生态系统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1)含义: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交往的"文明的模式"
(2)重要指标: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的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的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产品,但是,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问题也十分突出。要是我国的经济能够持续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能够得到持续改善和提高,必须坚定不移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生态文明。
(2)在一定意义上,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和前提。
(4)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健康消费、绿色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