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的获得,需要超长的辛苦和耐心的等待","功夫没有捷径"。学问也是一样,《诗经》有言:"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所有的知识都是磨刀石,切磋琢磨,磨炼自己的心性。我们的祖父辈,我们的父辈,从小接受传统中式家庭的教育和熏陶,他们都有一个很突出的共同点,不以苦为苦,但以乐为乐。为学若觉得"苦",这里面便是有问题的。
《心传》一集则拍出了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之感。张世新老人在黄土高原上望了望天,简单地说了一句:"这天,挂挂面能行了。"一种强烈的,甚至带着一丝宗教样神圣的庄严感立刻扑面而来。上海本帮菜老宗师李伯荣老先生,十四五岁开始学艺,八十岁离开后厨,从一而终,"一生功夫,赢得一世之名",与徒子徒孙们的那张合影,拍尽了这其中多少的岁月、人事。这些老宗师们,正是向我们说明了上乘的"技"可通"道"。不是写论文才是学问,也不是学工商管理才是学问。正如阿哲跟着父亲学厨以来,恐怕每一天学到的,都是在曾经的校园里不可想象的。
看《舌尖》上的这些老宗师,不必去踏访考察,你就可观出其人的"讲究",无论是黄土高原上的村子里,还是本帮菜的江湖里,若问知道的人,大约总会觉得老人家是个做事讲究的人。这个"讲究"不是别的,人生的学问终究还是修身学德。
"美味的前世,是如画的美景",《心传》一集拍下了油菜花开,清明节油坊主上坟的一幕,"油坊的劳作决定全村人的口福,中国人相信,万事顺遂,是因为祖先的庇佑"。程世坤老人"半生闯荡,带来家业丰厚,儿孙满堂",最终隆重地完成了他对家族的回归。"行走一生的脚步,起点终点,归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这是中国人秉持千年的信仰,朴素但有力量。"祖先,宗庙,追念尔祖,一个人就不会自大,不会放肆。
"传统观念里,拥有手艺,才能安身立命","每一口窑洞里的家族,长辈最在意的,莫过于给孩子留下什么。物质是有限的,手艺是自己的"。"所谓‘心传’,除了世代相传的手艺,还有生存的信念,以及流淌在血脉里的勤劳和坚守。"手艺,最终接通的还是生活,是勤劳的生活和对生活的坚守。一门手艺,终究还在于对传统的继承和升华。个人生活,终究还在于对先人勤劳的坚守和更加努力。
最具画面感的,还是油坊木榨榨油,慢镜头细节描写,"电力机械时代,血肉和草木之间的对决",这种原始的生命力着实让人陡然一惊。震撼过后,不得不想到《脚步》一集中,无论多么不情愿,职业割麦人,他们已不属于这个时代。在效率和利益面前,古老的职业和悠久的传说,都必将被机械收割殆尽。从前的劳作是可以歌唱的,如今,包括"白领",不过都是生产线上的一环。机械和效率,打碎了很多东西,我们当然不可能往回走,但是抽掉的灵魂,希望能够找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