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五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学习中,一方面,以动画演示、生活现象和图1.23"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的读图归纳的形式来认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另一方面,从变化的本质来理解。例如,在昼夜长短变化的学习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系统的、理性的去挖掘其变化的本质: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晨昏线空间位置摆动→昼弧/夜弧→昼长/夜长。其中"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晨昏线空间位置摆动"的理解,在之前"太阳直射点"与"晨昏线"的学习中已经做了铺垫。
"太阳直射点"部分的铺垫: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简称太阳直射点。
如上图,L为地表A点地平面,与球半径R垂直于A点;若A点为太阳直射点,接受太阳垂直照射,则L与图示太阳光线(直射光线)垂直于A点。
所以,图示太阳直射光线与球半径R位于同一直线上。换句话说,太阳直射光线指向地心,与地表交点即为太阳直射点。
"晨昏线"部分的铺垫: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那么,晨昏线的空间位置符合哪两点才能作为昼夜半球的分界线?观察教材图1.19后,比较容易得出结论: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经过地心。
因此,学生容易接受"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直射光线始终垂直于地心"这一论断。那么,"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导致晨昏线空间位置摆动"就不难理解了。至于"昼弧/夜弧=昼长/夜长",结合地球自转特点中增设的"轨迹"一项,一般不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并对地理现象及其规律既可以表象又可以本质的认知。
问题2:课时安排与教学质量保证对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处理的影响
江苏省"五严"新政背景下,高中地理课程课时的安排是固定的,习题的评讲、旧知的回顾、新知的学习就需要统筹规划好。为保证教学质量,除了对教学设计精心准备,还要正确、果断处理课堂生成。前者有效引导后者,而后者升华了前者,两者相辅相成,方能实现有效、高效的课堂教学。教学相长,没有或者未能引导学生高亢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正确的学习方向、恰当的学习方法,教学预设如同虚设,课堂生成徒劳无功,有效教学如同镜花水月。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预复习的督促与检查、学习评价的过程化是教学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措施。
例如,在"时差"教学中,播放电影《环游地球80天》片段(01:50:54~01:52:06),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每经过一个时区,路路通(成龙 饰)就要把福特先生的手表调快一个小时?为什么福特先生最后意识到只是过去79天而不是起先的80天?从而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再如,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教学中,我用两张硬纸板、一只铅笔和一根尼龙绳来代表黄道平面、赤道平面、地轴和直射光线让学生演示地球"斜着身子"、"站直着"和"平躺着"三种情况下的绕日公转,使之感性认识黄赤交角的存在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关系。在学生动手参与、用心观察和动脑思考的多感官的活动中意识到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并制约着移动的范围,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学生预复习的督促与检查的效果在于持之以恒的决心。督促是前提,是保障,而检查是催化剂。发挥催化剂的功效,一是名至实归,二是讲究技巧。其精髓在于检查本身的多样化、综合化和人性化,不能令学生反感,不能让学生疲于应付,应针对实际情况,因地、因时制宜。对于重难点知识,预先告知学生,要求预复习,并要求完成以知识结构为形式的预复习作业。至于检查,我一般是采取校信通告知家长督查、课前收查、课上抽查、课后询问等方式,点、线、面相结合,有层次、有重点的去检查。
问题3:高一新生自主学习的养成进度与高中地理学习效果的"马太效应"
"教"是为了"不教",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是高效学习的保障,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主要行为方式之一。对于这一点,我们教师应该有着清醒的认识:"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片面一点说,学习主体意识的存在不仅仅是课堂上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引导和指导,而在于课余是否有自主学习的兴趣、习惯和意愿。
从高一新生的角度来看,教师的正确引导至关重要。没有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杂乱无序,最终流于形式,收效甚微;错误的引导,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变相违背了自主学习的初衷。我目前的方案是设计一份"周末自主学习资料",力图从读、思、练的角度,分层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借助校信通联系家长,从而取得家长的协助、支持与关心,督促学生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以填补校外管理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