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是高考的基础,掌握语文知识点将对高考复习起到重要作用,为方便同学们复习高一语文知识点,树图网整理了《说"左"道"右"》,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今天,"左"和"右"是表示方位的名词,而在我国古代,"左"和"右"可以表示尊卑。但是,"左"和"右"谁尊谁卑,却是一言难尽的。因为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的场合,是不尽相同的。
在官职上,古代大多尊"右"。周朝规定,天子面南而坐,诸侯朝于天子,则面向君王按尊卑顺序一字排开,官位高者在右边,官位低者在左边,这也许就是古代尚"右"的原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因为蔺相如的功劳大,拜做上卿,让他的位置高于廉颇,位在廉颇之右,"右"表示尊贵。"无能出其右者"(《促织》),"右"为尊。
但这种尚右之礼随国家的变化和时代变迁也有一些变化,《屈原列传》中屈原是"左徒",比右徒大;《鸿门宴》中,项伯是楚国的左尹,比右尹大;三国时,魏吴官职也尚左,"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赤壁之战》),周瑜是左督,比程普的官职高。"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中右丞相低于左丞相,所以"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左迁"是降职,因为这时以"左"为卑。而明朝时,明太祖还曾命令"百官礼仪俱尚左,右国相为左国相,余官如之"(《典故纪闻》)。
古代乘车(战车除外)则有尚左的规则,左边的位置是尊位,是贵宾席或尊者之位,御者居中,另一位在车右陪乘的叫骖乘,起保卫作用。颜师古《<汉书>注》:"乘车之法,尊者居左,御者居中,又有一人处车之右,以备倾侧。"左为尊位,还有安全方面的原因:御者一般用右手握鞭策马,挥鞭驾车时难免伤及右边的乘者,左边则相对安全。因左边是尊位,故古人请别人坐车时空着左边的车位叫"虚左",表示对人的尊敬。"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信陵君窃符救赵》),信陵君将左位空下,这表现了信陵君的礼贤下士。今人还有"虚左以待"一语。战车则有所不同,将帅之车,是主帅居中,御者在左,侍卫者在右,所以一般的说兵车以中为尊。
古代室内座位不能简单地以左右来判断。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屋结构,座北朝南,前面是堂,后面是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一般是南向为尊,即正堂或大殿"南面"(面朝南)为尊,"北面"(面朝北)为卑,古代君王皆面南而坐,臣子北面事之。如"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北面"即是"面北",也就是投降做臣子的意思。在室内(包括偏殿)的礼节活动并不是这样的。室一般是长方形的,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位置是座西面东,其次是座北面南,也就是左手座;再次是座南面北,也就是右手座;最卑的是座东面西。在《史记》的《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这一座次就很好地说明了当时的尊卑情况。项羽自尊自大,坐在西边朝东的座位上,而让沛公北向而坐,张良是陪坐,因此只能西向而坐。而《林黛玉进贾府》中的"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风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子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黛玉方告了座,坐了。贾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姊妹三个靠了座方上来。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这一段文字同样说明了古代室内座位的尊卑问题。
古代居往则是右尊左卑。秦汉时,豪门大族大多往在街巷的右边,因此豪门大族也被称为"豪右",如"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范晔《后汉书·张衡传》);穷苦百姓往在街巷的左边,叫闾左,如"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史记·陈涉世家》)。
由此看来,"左"和"右"的尊卑问题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要针对具体的情况加以分析。
以上是高中知识点资料,更多高中知识点请关注树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