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第二次参加三下乡,抱着进一步挑战自我的心理,我选择了当新闻组的组长。去年我是后勤组,主要是负责队伍的温饱问题,感觉只是累了点,没有什么压力,但今年呢,我却是有着非常大的压力,现在回想起来依然记忆犹新。新闻组,是我无悔的选择。
下乡之前我就听别人说,新闻组是非常辛苦、非常累的。当别人忙完回来吃完饭可以休息的时候,新闻组的工作才刚开始,他们不能休息,他们要为一天的活动写稿投稿。另外,新闻组还要面临着新闻稿件能否被采用,整个队伍能否得到曝光的压力,可以说整支队伍的成败都掌握在新闻组手上,非常不容易。
鉴于此,在三下乡之前我就做好了有关新闻组的前期工作,比如怎样投稿、怎样写稿、怎样拍好照片、去哪里投稿等。我自认为前期工作做得很到位了,然而,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原本新闻组有七个人的,到下乡那天突然变为四个人,而且有两个还支教,其中的一个还是五年级的班主任;之前副队长说他家可以上网,让我们不用担心投稿的事,到下乡了他才说他家的网线还没弄好;之前队长说队员中有一个人可以专门为我们新闻组拍照,但下乡了才知道那个人主要想支教,不能帮我们拍照片,要新闻组专门找人拍,这一切的变化让我措手不及。作为新闻组组长,我知道我不能乱,我一乱那组员就更乱了。
对此,我果断处理,照片由我拍,因为我是新闻专业的,懂得怎样用相机,对于新闻报道我分配任务,让组员写稿,我负责改稿、挑选照片、处理照片和投稿,还有更新微博和收集被采用的新闻稿。
依稀记得第一天我们一共写了八篇新闻,由于没有网线,所有的新闻都在晚上才找到可以上网的地方投稿。那天晚上投完稿都十一点半了,整个新闻组才吃晚饭,一点多才睡觉。那时组员都累得躺下了,而作为组长的我却不能倒下,我要继续投稿。当时我的脑海里就只有投稿、复制、黏贴、、添加附件、发送……
能按时投稿对新闻组来说只是成功了一半而已,因为只有投的新闻稿被采用了才算成功。记得第二天我上网站查的时候,我发现我们第一天投的八篇新闻似乎都石沉大海了,我没有看到被采用稿件,当时的我很失望,感觉压力很大。队长知道后,还特地过来给我做思想工作,他叫我不要有压力,尽力就好,能不能评到优没关系。也许是没有了心理压力吧,在后来,新闻组的业绩就慢慢好了,第三天,我看到我们队伍的新闻稿很多都被采用了,整个新闻组信心倍增。特别地,看到队员因为看到自己上新闻而高兴,我们新闻组感到特别高兴和自豪。一些队员甚至还"求"我,希望我投稿时用上有他在的照片,听到这些我都非常高兴。
任何活动现场都有新闻组影子,因为我们要亲自到现场拍照,酝酿怎样写稿,然后活动差不多结束,我们就要开始写稿了。我们随手带着笔和纸在现场记录,随身带着笔记本电脑,随时写新闻。每次下课,我们回去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投稿,而不是像其他人,回去只管吃饭睡觉休息就行了。新闻组都是在忙碌的工作着,有时候开饭了也不能按时回去吃,要等投完稿,有时候饿得实在受不了了就回去吃饱了再回来继续写稿投稿。在三下乡的那十天里,整个新闻组几乎都有睡过午觉,晚上都是十二点多才回来洗澡睡觉的。新闻组的工作慢慢进入轨道。
很害怕队长问我,我们队发了多少篇稿,因为我们的发稿数量跟其他队比起来确实有点差距,于是我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去找更多的网站投稿,花更多的时间去为我们新闻稿的润色。
很记得每天晚上一点多我才刚躺下,隔壁村民的鸡就在啼叫了,总是让我产生错觉,以为天亮了,要起床了。
每天最高兴的事是在我们投稿的网站上看到我们的新闻报道被采用了。
整个三下乡最怡然的事是观看我们队伍的文艺晚会,因为不用我拍照,而我又不用表演节目,于是认真欣赏了这顿文化盛宴。
很怀念三下乡大家一起在康港小学的日子,很怀念新闻组齐心协力一起写稿发稿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