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内部审计也应调整战略,转变定位,从单一的监督检查转向管理、咨询多种职能并重,成为高校战略的支持者、决策信息的提供者。COSO框架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理论依据,提供了风险管理的基本环节,即从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到控制活动的全流程管理,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提升路径可借鉴此框架。
(一)优化高校控制环境首先,分析高校当前内部审计所处的内外部环境。高校的行政职能已经由行政系统转变为独立存在的科研机构,高等教育也慢慢向大众化教育发展,在经济快速发展进程中,高校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除了日常工作中的资金管理、基建项目和招标采购中存在的风险,在招生就业、科研经费管理、人才招聘、教学质量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内部审计可以为高校塑造良好的控制环境,审计部门的工作重心应放在人、财、物等需要重点监管的部门,以高校的治理目标作为审计的工作目标,以审计工作质量的提升来推动高校治理能力的提升。同时,审计部门的职责也需要进行转变,并不断创新工作内容、工作方式。
(二)建立风险评估机制中央审计委员会成立后,开启了新时代内部审计工作的新篇章。内部审计工作的方向由事后的监督向事前、事中转变,审计范围不断延伸,对各专项工作应审尽审,这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工作人员不仅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熟悉学校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还要有风险管控的意识。高校内部审计与企业审计不同,具有独特的政治属性,因此,审计工作的开展必须在坚定政治站位的基础上进行。首先,高校内部审计必须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方针政策,建立风险导向的高校内部审计管理体系。其次,高校也需要成立审计管理委员会或者审计工作专项小组,明确其工作职责、工作范围、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加强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指导和监督。最后,内部审计部门也要规范审计工作流程,加强监督和复核,确保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制定风险应对方法内部审计部门作为高校的内部管理部门,应从监督管理的角度识别高校可能面临的主要风险类型及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确定风险发生后对高校的影响程度,并通过对影响程度的大小划分等级,对不同等级的风险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以此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对风险造成的损失可以采用定性或者定量的方法来衡量,财务损失可以采用定量方法,以财务损失的金额为依据划分风险等级;法律法规的遵循与管理方面采用定性的方法,以事件造成影响的程度来确定风险的大小。在进行内部审计时,高校可以将传统的审计方法与信息化审计手段相结合,做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的优势互补,最终为高校制定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四)规范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实施的重要手段,高校的主要业务活动有全面预算管理、资产管理、科研经费管理、后勤服务部门经费管理、绩效考核等。高校内部审计部门的重点工作内容也是针对上述业务活动的规范性进行审查,因此,高校应完善各项业务活动的管理制度,规范业务处理的流程,对相关的资料及时进行留存,从而为内部审计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此外,高校内部审计人员需要通过加强学习,提升职业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高校应增加信息化投入,加大对内部审计人员大数据应用技术的培训力度,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同时建立职业能力培养体系。首先,高校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培训和发展激励措施,以岗位需求为出发点,结合专业理论知识展开内部审计员工培训,以此使其掌握信息化审计手段。其次,设立审计培训专项资金,加大对审计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以此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资金保障。最后,鼓励审计工作人员与同行业及政府相关部门开展学习交流活动,以此促使其更新工作理念,提升专业技能,形成以高校为主、行业协助的信息化审计体系。
(五)提高监督水平高校应该从外部和内部结合起来提高监督水平。高校可聘请外部专业会计师事务所对学校专项经费进行审计,如大型基建项目、金额较大的横纵向科研项目等,从而对学校不合理、不规范的流程及时进行改进。同时,对学校内部审计监督机制加以完善,优化内部审计部门机构设置与人员配比,明确各岗位职责,制定专门的内部审计工作流程,并定期举办工作会议对学校内部控制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以此提高高校内部治理和监督管理水平。四、结语本文基于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研究内部审计工作机制创新,希望能够丰富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相关理论。内部审计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促进流程合规、加强财务监督、实施风险规避、优化内部控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研究旨在为加强高校管理工作提供借鉴,以内部审计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校治理水平的提升。
[1]刘红梅,许江波.基于巡视报告的高校风险管理审计实践与探索:以S学校为例[J].财会通讯,2020(9):122-125.
[2]盛琛.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时代金融,2015(15):111.
[3]李华丽,王瑞龙.高校内部审计新发展:参与高校风险管理[J].财会月刊,2017(13):119-124.
[4]刘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高校内部审计[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10):167-168.
[5]韩晓燕.高校应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20):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