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诗词,鉴赏和考查的侧重点不同,因而引导学生学习时也要分类品鉴。诗词从内容上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从形式上分为自由诗和格律诗。根据历年来诗词考查侧重点的分析,我们教学和复习的重点为抒情诗和格律诗。从大的知识框架上,要对诗歌体例的常识做一整体学习,让学生了解古体诗和近体诗、律诗和绝句,要明确律诗的"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了解押韵、平仄、对仗等基础常识;了解常见的表现手法如象征、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等,熟悉各种常见的修辞格,如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等。从小的鉴赏要点上,比如如何鉴赏抒情诗、叙事诗的学习注意什么等,下面我就以抒情诗的鉴赏为例,做一详细解读。抒情诗包括写景抒情、即事抒情和咏物抒情。
1.写景抒情诗。有的诗歌以写景为主,有的重在表达诗人感情以写景为主的诗歌,作者往往融情于景,创设一种意境以表达主题。这种诗作不直接刻画诗人自我形象,但诗人的主观感情就蕴含在意境之中。因此,鉴赏这类诗歌,要引导学生品味关键词句,概括景物特征,体会诗作的意境及作者的感情。如在张继的《枫桥夜泊》中,作者选取了多个秋夜中幽寂清冷的景物:月落、乌啼、寒霜、枫树、渔火、寒山寺等,抒发了羁旅之人孤独、冷清、寂寥之情及满怀的愁绪。不以写景为主,而是重在表达诗人感情的诗歌中,明显能够看出诗人自身的形象。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中作者面对滚滚长江,触景而生"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联想,进而生发出"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深沉感慨;下片倾慕周瑜雄姿英发,年轻得志,而自己岁月蹉跎,壮志未酬。更多塑造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而抑郁不得志的形象,所以学习这类诗词,要引导学生了解创作背景及作者生平经历,学会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
2.即事抒情诗。大致分两种:一是在叙事基础上抒情,叙事是为了抒情。比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写狂风、屋破、漏雨、天寒、彻夜难眠等,就是为了表现诗人生活的艰难和惨淡的社会现实,并推己及人、心怀天下的伟大胸襟和情怀。二是不叙述事件而重在抒发因事而生的情感。如《杜少府之任蜀州》,诗作点明送别地点和朋友去处,重在表达惜别情,并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劝勉友人切莫因离别而心生悲伤,也使这句诗成为流传已久的千古名句。
3.咏物抒情诗。此类抒情诗最大的特点是托物言志,赋予客观事物以象征的含义。比如艾青的《礁石》,"礁石"在海浪无休止的袭击下,同海浪进行顽强的搏斗,尽管"像刀砍过一样"伤痕累累,但仍含着微笑、巍然屹立。礁石就是被作者人格化了的象征,象征着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对旧世界和旧势力顽强抗争的力量。鉴赏这类诗歌,要让学生紧扣一点:诗作写物其实就是在写人,作者是在托物言志和抒情,重在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语句,理解客观事物中所蕴含的内在品格和精神。三、对比阅读是诗歌鉴赏的有效方法诗词鉴赏中的比较性阅读,引领学生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训练了思维,提升了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比如:在学习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后可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的相同之处:都属于豪放派,从所写之景,所写之人、所写之事、所抒之情中可以见得。所写之景:一个是"大江东去,浪淘尽"、"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个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景物雄奇,气象恢弘,意境壮阔。所写之人: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橹灰飞烟灭。"儒雅潇洒、指挥若定、少年得志、建立功业。而孙权英明果断,年轻有为,积极抗曹;刘裕励精图治,势如破竹,成就了北伐大业;霍去病北击匈奴,封狼居胥;廉颇老当益壮,壮心不已。这些英雄豪杰均体现出豪放气势。所叙之事:两首词都选取了重大历史事件——赤壁之战、北伐中原,西汉与匈奴之争,南宋与进城之战等,都体现了豪放派的气势。所抒之情:两首词的作者都是面对大好河山,缅怀英雄豪杰,渴望建功立业,豪迈之中且都有些感伤。两首词除了都具有豪放派的风格之外,还有一些共同点,比如:文题都是"怀古"词;结构都是古迹——人、事——抒情议论的思路;手法上都借古讽今,讽刺当朝皇帝不赏识像自己这样有才华的人,都采用了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通过比较这两首词的异同,可以引领学生更深入的感悟和鉴赏诗词,训练学生思维的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诗词的品鉴能力。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职高学生所学的教学课程主要为必修课,这种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千篇一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发挥个人特长,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育行业需要知识的改革更新,需要注入新鲜血液,才能适应教育行业对未来人才的需求。在职高开设语文选修课的实践,可使教学内容结构趋向合理,实现"轻负、优质、高效",是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以及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