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人,生于北宋末年。慷慨磊落有大志,以抗金收复中原为己任。在他的青少年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金国大举入侵导致北宋灭亡,沦陷地区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宋高宗南逃临安建立偏安的南宋小朝廷,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宋高宗对金屈辱妥协,向金贵族纳贡称臣,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越来越重,民怨沸腾。岳飞被害,抗金处于低潮。完颜亮称帝后,野心勃勃,妄想"立马吴山第一峰",攻占临安,灭亡南宋。
1160年虞允文向宋高宗的上疏中分析敌情,希望朝廷早做准备,防止金兵入侵。同年10月,他奉命出使金国,金人盛气凌人,欺他是个文弱书生,与他比试箭法,虞允文镇定自若,张弓射箭,一发破的,使骄横跋扈的金国官员惊心动魄,不敢怠慢。回国后,他把金国的备战状况一一奏明,再次给宋高宗敲警钟,防止金兵突然入侵。
1161年秋,完颜亮征调60万士兵,组成32个军,兵分四路,水陆并进。完颜亮亲率主力军30万人,叫嚣"多则百日,少则一月"灭掉南宋。宋人军心涣散,士气不振,宋高宗吓破了胆,想"散遣百官,浮海避敌"。11月初,虞允文奉命往芜湖催促武将李显忠速至采石接管逃将王权军队,并代表朝廷慰劳采石守军。虞允文虽一介书生,却有满腔的报国热忱,他没有坐等李显忠到来,自告奋勇挑起抗金重担。他深知要想赢得抗金的胜利必须安定军心,鼓舞士气,他立即召集诸将,晓以民族大义,为保卫祖国献身份,只要立下战功,国家不吝封赏。并庄严申明"今日之事,有进无退,不敌则死之,等死耳,退而死,不若进而死。死,吾节也。"在虞允文爱国热情鼓舞下,全体军官士兵都愿意在他领导下,与金兵决战。
虞允文安抚将士后,直至采石江边视察地形,同诸将研究沿江的军事部署。分析敌我双方兵力情况,采石宋军仅有一万八千多人,和金兵相比,相差悬殊。但金军的弱点是不明地形,不善水战,士兵厌战。而宋军士气高昂,官兵团结一致,共同对敌。虞允文在分析敌我利弊,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决定以逸待劳,后发制人,水军攻坚,陆军配合。把步兵与骑兵隐蔽在岸边高地后面,水军分成五队,每队均由"海鳅船"及"蒙冲"大战船组成,一队停泊在大江中游,藏有精兵,作为应战的主力,两队分做东西两翼配合主力,另外两队隐蔽港内,发挥袭击敌船和援助前阵的作用。全面部署后,宋军严阵以待。
完颜亮派出一小部分水军试探性向江面发起进攻,未见宋军,他误以为宋军怯战,他亲自挥动小红旗,亲率几百艘战船从杨林渡口出发,由于水道生疏,在江中飘摇不定,难以前进。部分金兵登陆,突然见到隐伏的宋军大吃一惊。虞允文抓住战机,对身边的猛将时俊说:"你的胆略四方闻名,还立在阵后更待何时!"时俊闻言立刻挥舞双刀进击,宋军发起猛攻,消灭了登陆的全部金军。此时在中游担任主攻的战船猛冲,敌舟燃烧,沉没多艘。敌军半死半战,日暮未退,战斗非常激烈。这时正好有一队从光州退回的宋军路经采石,虞文允立刻把他们留住发给军鼓,让他们从山后绕到江边,充当疑兵。敌兵产生错觉,以为宋军援兵来到,仓皇逃窜。虞允文命劲弓尾随追射,大败金军,射杀四千余人,擒俘五百余人。
虞允文料定金军损伤惨重,不会罢休,第二天他亲率战船封锁杨林渡口。不出所料,金军重整旗鼓再次发动进攻,于是他命令部将带领大批射手猛射金军,还派人到杨林渡口上游焚烧金军剩余船只,再次挫败金兵。
进退两难的完颜亮率残兵至淮东企图躲过宋军追击,从瓜州渡口南犯,虞允文要求李显忠拨兵一万六千步兵、水军增援,金兵受阻,败局不可挽回。
这时金军厌战,士气低落,逃亡者与日俱增。完颜亮恼羞成怒,大力镇压,杀戮士兵,人人自危,无心作战。11月26日完颜亮严令明日渡江,后退者格杀勿论。金兵将领忍无可忍,当夜密谋,于27日黎明杀死了完颜亮,残军北退。宋国收复两淮州郡,士气大振。
采石大捷是一次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役,挽救了南宋王朝的危机,使南宋人民免遭女真贵族的蹂躏,鼓舞了南宋军民的抗金斗志。战后虞允文出将入相,虽然得到重用,但南宋最高统治者的根本目的是为缓和舆论,无心北伐,忍辱苟安,因此不可能真正改变南宋小朝廷腐败没落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