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洋务运动(×)
提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化探索近代化概括地说就是指政治思想民主化,经济工业化。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经历了从器物层次到制度层次再到文化层次的过程,即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
2.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就是政治上是殖民地性质,经济上是封建性质。(×)
提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包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在文化上则表现为"西学东渐"。"半封建"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3.林则徐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贸易,因而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中国的虎门销烟。(×)
提示:鸦片战争爆发前中国处于君主专制社会末期,政治腐朽,经济、军事落后;对外实行闭关锁国。而同时期的英国经济上工业革命率先完成,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政治上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军事上装备先进,具有海上霸主的地位;积极加强对外殖民扩张,寻找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故英国急于打开中国市场是发动侵略战争的主要因素。而中国的虎门销烟是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
4.《资政新篇》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提示:《天朝田亩制度》是l853年初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为巩固政权而颁布的革命纲领,是试图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实行公有共享和绝对平均主义,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而《资政新篇》是1859年洪仁歼提出的改革太平天国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方案,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二者在追求社会发展道路的问题上,并不是一种继承与发展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对立、矛盾的关系,二者设想的两种社会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
5.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的封建制度。(×)
提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6.五四运动取得了完全胜利。(×)
提示:五四运动促使北洋军阀政府罢免三个卖国贼、释放被捕学生和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反映了五四运动取得了胜利,但是其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并没有完成,因而五四运动只是取得初步胜利而不是完全胜利。
7.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是两党合并,第二次合作才是党内合作。(×)
提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既不是两党合并,也不是党外合作,而是党内合作,中国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政治、组织、思想上的独立性。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合作,而不是党内合作,中国共产党名义上接受国民政府的领导,共同抗日,但是中国共产党拥有自己的政府、军队等。
8.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导致了国民大革命的失败,故国民大革命没有促进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提示: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遭到破坏,加之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错误,导致了国民大革命的失败,这里的失败是指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但是国民革命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推动了中国革命发展,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9.新三民主义就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提示: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国民平等权利、明确反对帝国主义和评价地权,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三大政策是指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纲领和目标的指导思想、方法、途径和具体方针。新三民主义中蕴含着三大政策的精神,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精髓。
10.工农红军长征是为了宣传革命思想而进行的必要战略转移。(×)
提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取得了胜利,传播了革命思想,撒下了革命的火种,促进了北上抗日。但是长征是王明的"左"倾错误,导致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国工农红军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
11.遵义会议清算了"左"倾错误。(×)
提示:遵义会议纠正了党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但并没有清算"左"倾错误。"左"倾错误的清算是在延安整风运动中。
12.近代中国实现近代化是实现民族独立的前提。(×)
提示:民族独立和中国的近代化是近代中国两大革命任务,二者的关系不能颠倒。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因为没有民族独立就不可能有国家富强,而国家不富强,民族独立也就没有保障。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实现民族独立和推翻封建主义,近代化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
13.中国的近代化就是要实现工业化。(×)
提示:近代化是指工业化以及与工业化相伴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它是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思想文化的多元化。
14.洋务运动是中国政治、经济等近代化的全面起步。(×)
提示:近代化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洋务运动主要是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促进了中国工业、技术、军事、教育、思想等方面的近代化,客观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迈出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但是并未变革政治制度,政治体制近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
15.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提示: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破产。主要表现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各种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农产品日益商品化,破坏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结构。但自然经济发展趋势是逐渐走向衰落解体。整体而言,其瓦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16.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提示:洋务派为了解决军事工业的资金困难创办近代民用企业,但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管理方式也是封建官僚式的,所以仍为封建生产的官僚资本企业;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是官僚、地主、商人私人投资的近代企业,资金来源、管理方式等都与民用企业不同。
17.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
提示: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并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以维护腐朽的专制统治,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8.辛亥革命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才开始允许自由剪发、废除缠足。(×)
提示:允许臣民自由剪发的最早时间是清朝末年,而不是辛亥革命后;清朝缠足陋俗最盛,但清朝并不支持缠足,还多次下令废除缠足。
19.影视、互联网等数字信息化迅速发展,报纸已经失去了昔日的作用。(×)
提示:影视、互联网的发展都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了影响,但与报刊的侧重点不同:报刊最主要的是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影视主要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互联网全方位、彻底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数字信息化的今天,报纸在政治生活、娱乐生活中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0.康有为尊孔实质目的是宣传封建旧文化。(×)
提示: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思想创造历史根据,而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士为宣传民主和科学则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以改造国民奴性,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扫清了思想上、道德上的障碍。两次运动中的尊孔和倒孔实质上是一致的,都服务于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发展资本主义之宗旨。
21.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和新文化运动学习西学、反封建是一脉相承的。(×)
提示: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们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但其宣传西学方面各有其特点,并不是完全一脉相承。维新派是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主张君主立宪;革命派是以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学习西方的暴力革命方式,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新文化运动的激进派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矛头直指正统思想,宣传资产阶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