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选取、准备,思路的引导、理顺,仍需要教师辅助引导。教师要为小学生作文“送米下锅”。
1.亲身尝试,身临其境。小学生作文多是记叙文,又多是记叙一些亲身经历(或听到或看到)的事。为此,让学生亲身尝试,身临其境尤为重要。让学生动手做一做、试一试,动口去说一说、议一议,动脑去想一想,然后再写一写。这样有序引导,学生作文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2.实物观察,充分体会。写物的文章可以让学生目睹实物,让学生认真观察,仔细琢磨、充分讨论,然后再有序记录。这样成文有序、作文简易。再适当加入想象,这样作文内容就充实得多,也具体得多了。
3.录音录像,直观演示。为了加深学生对人物、事物或景物的认识和理解,还可借助录音录像等现代手段帮助学生有效组织材料。比如,写春游或写一处景物,除了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游历、去参观外,还可将重要环节、重要场景摄录下来,然后在作文课上播放,让学生从另一角度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重点之处加深印象,更有利于写得具体,写得详实。
4.多说常记,日积月累。为了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为学生作文“补充营养”,还可以有目的地安排学生每天把听到的新闻、趣事讲述给大家听,大家听后谈一谈感想。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说”的能力,又为学生以后的作文提供了一定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