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是一个好事情,它提醒人们总结过去,思考未来。过去一年,你过得怎么样?新的一年,你准备好什么样的开始?我想谈谈关于“开始”的两个故事。它们一定会让你对于“开始”有更深的体会。
这种故事你一定听说过,你也一定能够猜到这个结果。一年以后这位女士的英语水平还是差不多,因为她并没有坚持下来。
这个故事不仅仅有华尔街版的,据我所知,还有健身中心版的、瑜伽版的、学跳舞练太极拳版的和节食版的。所有的这些开始都有一个非常类似的特征:一咬牙给自己制定一个长期的承诺,然后享受几天结果达成的幻觉,继续该干什么干什么。
你会不会买一本书,其实你从来不看,但是你觉得好像拥有了其中的知识?你会不会制订了一个计划,其实你从来坚持不下来,只是享受制订计划那几天的快乐?把开始当成结果,这是大部分人都有的心理习惯,我把他们称为“开始爱好者”。青鸟健身曾经公布过一个数据,有70%的人都是办了年卡去了一次然后就再也没有去过。“开始爱好者”占人群的70%左右。
——我发现其实打羽毛球才有意思,我请了个教练啦,半年后一只手打败你!
——我很久没有打了,我发现其实人该多读点书,我买了本《西方哲学史》在读呢!
“开始爱好者”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制订计划。计划越长越好,课程越贵越好,因为一个计划就意味着一个开始。最讨厌的事情是落实计划,因为落实计划这个事情实在是比制订计划难多了,所以“开始爱好者”一般不选择坚持,他们会选择另外一个开始。
久而久之,“开始爱好者”们越来越喜欢开始,也越来越无法坚持。心理学家统计,一个人谈到第三次恋爱,最容易结婚,谈过五次以后,恋爱的可能性直线下降——因为这群人太优秀,也有太多机会开始,相比之下,维持感情倒成了麻烦。职业发展不好的人往往不是能力太少,而是因为能力太多,所以开始也太多,慢慢失去了核心竞争力。资深的猎头会告诉你,如果你在一两个行业做过十年,那你是精英;如果你在三四个行业做过十年,你是精华;如果你在不同的五六个行业做过十年,那你是精神病——企业讨厌不断开始的人,滚石不生苔,转行不聚财。
国际化企业中,多元化(更多开始)的失败案例远远比成功案例要多,就是因为开始容易,达成很难。企业失败往往不是因为项目太少,而是项目太多。万科在当年为什么叫做万科?那个时候的万科什么都做,十几个部门,从万佳百货到怡宝纯净水,每一个都小有建树。王石在上世纪90年代末感觉到这种蠢蠢欲动的“开始爱好者”的劲头,顶住很大的压力卖掉了所有的其他公司,专心做房地产;房地产里面不做别的,只做大型住宅社区,大型住宅社区不做别的,只做在非市中心的大型住宅社区。正是由于这种专注,万科成为了大型住宅社区的金字招牌。
哪个行业最好?哪个行业都好,只是看你能不能耐得下去,不去开始新的一摊。
在这里提供一个有效的方法,来上新精英的职业生涯发展工作坊的学生,会发现有一个这样看似奇怪的规定。就是在上完这个课后,七天之内不准做出重大的决定。有的学员不理解,偷偷做出重大决策,一般三个月以后都后悔不迭——你在激动情况下做出来的决定,根本不足以让你坚持做下去。
我一个美国的朋友给我讲过这样一个约会原则,在社交场合认识的男孩女孩,拿到对方联系方式以后的72小时之内,都不会给对方打电话。因为这被认为是一种尊重。72小时之内,你对对方的感情都只是生理冲动和激情。但是如果三天以后,你还是情不自禁,那么就好好投入这段感情吧。
所以说如果你真的想要一个认真的开始,那一定要让自己等一等,然后再等一次,然后再等一次,最后才真正开始。如果这个开始的激情都不能推动你三次,那一定是个早夭的开始。只有那种不可抑制想开始的开始,才是有结果的开始;而那种能够等几次就没有了的开始,基本上属于冲动。
如果你要区分一个开始是爱情还是孽情,是投资还是消费,是职业跳槽还是职业跳楼,是冒险还是冒傻气,都可以这样判断。
总的来说,开始是这么一个东西,它让人可以丢下不满的现状,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希望中去。但正是因为全新,所以你会损失很多过去。花费你的一部分过去,去购买一个未来,那就是一个开始的价值。
万科典当了自己的多元化,购买回来一个专业化的未来。丘吉尔典当了自己的政治失败,购买回来一个自信的未来。你的过去应该典当么?你购买的未来真的为你而来?这是每一个人在开始之前值得思考的东西。
也许正如纪伯伦所说:“Thereisastayinginmygoing,thereisagoinginmystaying.”在每个开始中都有过去,在每个过去中,都有开始。
摘自《拆掉思维里的墙》,古典著,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