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学论》: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体系完整的教育学著作。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萌芽。
《普通教育学》(1806年)——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传统教育"三中心论: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四阶段教学理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
提出"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新三中心论": "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五步教学法: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种假设能解决困难;验证假设。
马克思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提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凯洛夫: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是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
马卡连柯:《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体主义教育思想。
五、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是相互制约的关系。一定的社会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而教育又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权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身身心发展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关键期: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段。在关键期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个体的某一方面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效果)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让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第二,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第三,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第一,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第三,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第四,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学校教育的内容大部分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即使专门学校的教育,也属该领域普遍和基础的部分,因而对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具有长远的价值。此外,学校教育提高了人的需求水平、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这对人的发展来说,更具有长远意义。
义务教育:
概念——是指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障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
义务教育的特点:
义务教育是强迫教育,具有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等特点。(强制性,又称义务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适龄儿童必须接受教育;二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
2006年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动作了"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义务教育是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工作的体制"等到一系列制度。
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
1、素质教育工作者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全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6、素质教育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