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纯失水: ① 经肺失水,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过度通气; ② 经皮肤失水,见于发热或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皮肤不感蒸发水分增多; ③ 经肾失水,见于中枢性尿崩症( ADH 产生和释放不足)及肾性尿崩症(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 ADH 缺乏反应)。
(2) 丧失低渗体液: ① 经胃肠道丧失低渗液,见于呕吐大量丢失胃液或婴幼儿慢性腹泻排出大量钠浓度低的水样便; ② 大量出汗; ③ 反复使用甘露醇或高渗葡萄糖引起渗透性利尿,使水丢失过多。
2.高渗性脱水对机体的影响
(1) 机体的代偿性反应:
① 口渴求饮(渴感障碍者除外),渴感发生是由于血浆渗透压增高;血容量减少使 RAAS 系统激活, AGT II 刺激口渴中枢;脱水使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咽喉部干燥使产生口渴。 ② 尿少而比重高(尿崩症病人除外),系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使 ADH 分泌增多所致。 ③ 高渗性脱水时细胞内液渗透压相对较细胞外液低,细胞内水分向细胞外转移,使体液丢失以细胞内液更明显。这三方面反应使细胞外液渗透压有所回降,也使脱水早期血容量不容易降低到发生休克的程度。另外,慢性高渗性脱水时,机体可能发生代偿适应反应,脑细胞内大分子物质分解,与之结合的钾、镁离子解离,使细胞内渗透压高于正常。对这一点,治疗时应注意不能大量、快速输入等渗葡萄糖液,避免引起脑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