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和唐太宗一样,都是历史上能大胆用人、善用人才的明君,但在他们身上最值得今世学习的是他们包容的胸怀。
在封建社会,历朝历代总会有无数人才被埋没,如祢衡、柳宗元、苏轼等人不可不谓出类拔萃,但他们不善于迎合主意,统治者又缺乏一种包容的品质,也就使这些有济世之能的人,不能实施"平天下"的志向,不能尽己之力,推动时代的发展变革。再看齐桓公和唐太宗就高明得多,齐桓公亲自给管仲松绑,使管仲被其诚心深深打动。他在齐国大刀阔斧的改革,建议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奠定齐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基础,齐桓公也被称为"春秋五霸"之首。魏征感激唐太宗的不杀和任用之恩,屡屡上谏,做唐太宗的一面"明镜",促成了"贞观之治"。
"包容"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现象,形成了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诸子百家间不休的争论是推动思想发展和完善最好的动力。取得巨大的成功,需要包容、吸取"敌人"的优点,那一时期众多思想家,为了自己不为驳倒和驳倒别人,竭力完善自己的理论,于是产生了诸多治国与治世之道,在社会实践中大放异彩,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成了丰富多彩,开放包容的中华文明。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民族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在5000年历史长河中繁衍不息的民族,就是因为中华文明始终保持着极大的包容性。五胡乱华,大批胡人入侵中原,在动乱的同时,也带来了刚健清新之风,改变了魏晋时期玄学盛行、中原人"娘炮"化的局面,把北方优秀文化融入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清朝末期,清政府在与列强的战争中节节败退,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自身不足,积极包容、学习西方文明,接连爆发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学习西方的先进的器物技术和政治制度,很大程度地推动了中华文明的近代化探索。面对外来侵略,中华民族向来是从不退缩,胜利过也失败过,但每一次与外界文化的碰撞,都会使中华文明产生新的火花,不断吸收异族优秀的文明成果,以进行自我发展与完善,中华文明也就更加多元多样,且底蕴日益深厚。
开放包容的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精华,是今日中国仍然坚持的行为准则。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包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时至今日,中国已与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合作。中国加强"一带一路"建设,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拓展对外交流的格局,发展多边外交,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包容其他国家不同的文化,携手推进世界共同发展。中国的"包容"文化正在逐渐走向世界,并极大地改变着世界。
"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包容并不仅存于国家和社会层面,在个人层面仍有着非凡的意义。在公交车上不不小心被踩到了脚,餐厅里被服务员不小心把汤撒在了身上,走路时被迎面走来的行人无意中撞了一下,你会暴跳如雷,还是一笑了之?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冲突和摩擦,而这些事件的最终结果,取决于我们能否以豁达的心态包容他们。一颗包容的心,能够消除许多矛盾,使被包容的人能够被笼罩在温暖的阳光下,似和煦的春风拂过脸庞,带走尴尬和焦躁。我国正在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同学们,试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包容他人,和谐社会的美好图景便将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当然,包容并不意味着毫无原则、不加鉴别的容忍和忍让,当个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仍需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权,"遇强则呼,不平则抗"。
包容,可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可以成为处理国际、人际关系的灵丹妙药,学会如何包容并践行包容是我们青少年承担的时代使命,愿我们都能以包容的心态面向世界,积极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