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划起的大片沙粒从指间流下,原先觉得很厚的日历忽然就撕到了底,一直以为长长久久的日子回头看变成了短薄的记忆,红过眼眶也咽过委屈,剩下的却只有美滋滋的甜美始终萦绕心尖。
那年夏天我随父母来到山脚下,七月的丛林里此起彼伏的蝉鸣充盈耳膜,让人胸口没来由一阵躁动,静不下心。我们只希望能顺利地上山、下山,而不是山腰上遇到大雨。
远远地就望见了,山并不怎么陡,却很高。等到站到山脚下,此时再抬头望望山顶,却被灿烂的阳光刺得眼睛酸涩。
这山是如此地高,却又如此富有生机、美丽!我不禁感慨,又同时担忧,能爬到顶吗?我问自己。
上山的路痛苦而漫长,汗液流出毛孔顺着皮肤流淌,打湿了衣服贴在脊背上,光是擦拭额上的汗已经完全不够。阳光穿透灼热的空气照耀着干裂的大地发出细微的炙烤声。但同时,盛夏草木茂盛猖獗,野花盛开娇艳,停步下来看看沿路及远处的风景成了旅途中的唯一乐趣。
两边的山的高度并不亚于正在爬的这座山。同样的翠绿欲滴、生机勃勃。向上看,淡雾缭绕。向下看,一片嫩绿。四边,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山,十分高。才爬到一半,我就起了退意。此时心里倒真希望马上能下场雨,散去这份暑气。
没有下雨。望来路,已经没有可能立马转身下山,于是只能重新强打精神向上爬。
等到爬上山顶,并没有想像中的浓雾缠身,但雾还是有的,高处的热浪如流火散尽。望望四周,原本周围看上去极其高的山都在脚下了。从上山起一直积郁在胸口的气压此时了无踪迹,我笑了,心里顿时美滋滋的,山,其实也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高嘛。
其实,山,还是那些山,并没有任何改变。改变的是看它的角度,从仰望到平视再到俯视,只要你站得够高,便不会觉得周围的环境有多么难克服。
而角度的不同,是由所站位置决定的。抓住每一个努力的机会,登上每一座高山,越过每一道困难障碍。山脚的人力轿子或许是一种捷径,从一开始就选择放弃或许是最省力的选择,然而在放弃付出的同时也等于放弃了收获,放弃了那美滋滋的感觉。只要努力向上爬,再高的山也终有被踩在脚下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