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说的眼珠是指眼球前面中间部分,这个部位是由角膜、虹膜和瞳孔组成的。由于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那么眼珠的颜色就是虹膜的颜色。那么,为什么东方人的眼珠是黑色,而西方人的眼珠是浅蓝色的呢?这要从眼球虹膜的结构上来谈。
科学家研究发现,我们人类眼球的虹膜由五层组织构成的。
它们是内皮细胞层、前界膜、基质层、后界膜和后上皮层。 这五层组织中,基质层、前界膜和后上皮层中含有许多色素细胞,在这些细胞中所含色素量的多少就决定了虹膜的颜色。色素细胞中所含色素越多,虹膜的颜色就越深,眼珠的颜色也就越黑;而色素越少,虹膜的颜色就越浅,则眼珠的颜色就越淡。色素细胞中的色素含量与皮肤颜色是一致的,并且与种族的遗传有关系。
东方人是有色人种,虹膜中色素含量多,所以,眼珠看上去呈黑色;西方人是白色人种,虹膜中色素含量少,基质层中分布有血管,所以,看上去眼珠呈浅蓝色。眼睛的颜色是人体最重要的体貌特征,但科学家日前表示,眼睛的颜色是可以改变。
科学家指出,决定人眼颜色的是眼球虹膜前部的基质中的黑色素,黑色素含量越多,人眼的颜色就越深,反之越浅。而基质中的黑色素含量在通常情况下是终生保持不变的,除非某些异常情况发生导致它发生永久性的改变。导致人眼睛颜色变化的的关键就是遗传基因和外伤。
与眼睛颜色相关的众多基因参与黑色素的产生、运输或储存。而眼睛颜色与虹膜表层的黑色素总量和质量相关。简单来说,比如褐色眼睛的虹膜含有更多黑色素,而蓝色眼睛的虹膜中黑色素含量则较少。例如,有一个OCA2的基因,编码的P蛋白,参与黑素体的成熟过程,因此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虹膜的颜色。另外这个基因与肤色和毛发颜色也有些关联,如果一对OCA2基因缺失,就会形成白化病,因此做白化病致病基因检测基因解码应该包含这个基因。
基因解码研究发现与眼睛颜色相关的基因还有HERC2基因ASIP、IRF4、SLC24A4、SLC24A5、SLC45A2、TPCN2、TYR和TYRP1等,这些基因共同作用影响人的眼睛颜色。此外,以上部分基因同时参与决定皮肤与头发的颜色。因此通过基因检测基因解码分析一个人的外貌、体型发育等是对基因信息的另一种综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