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京邮电大学研支团的一员,在去年积极响应国家支教扶贫的号召,毅然背负行囊来到贵州长顺的大山深处。截止目前已经半年多了,看过了黔南的春夏秋冬,习惯了这边柔婉型的绵绵细雨,习惯了餐餐都有辣椒的口味,却在发现还有两个多月就要离开时感叹时光飞逝,满怀不舍。这里虽说被称作贫困地区,可初识时,满目连绵的青山,潺潺的碧水却让我惊叹于自然资源的富裕,这里人们的勤奋和淳朴也更让我坚信贵州脱贫不是梦。刚开始在街道办实习了一个月,那里的扶贫办每天都要工作到晚上十点多,门口大大的写着脱贫倒数的日子,一看就很有干劲,很有氛围,整齐的一户一档,有序的易地搬迁,同时还有人性化的针对小学生的四点半课堂的开设等等,都是很实际的工作展开,对于之后自身支教工作的开展有很大帮助。
对于现阶段的我来说"笃实"这一点最重要,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在支教的岗位上不允许你有一点不脚踏实地,你若是不塌下身子去了解那工作是很难奏效的,而教师这个身份也能够帮助我从思想层面更深地去了解这个地方。塌下身子来去了解后,我发现了很多在外在设施不断加强的同时,内在方面的一些跟不上之处,同时也更深刻地知道了教师的责任到底有多重大。
这里的孩子没有强烈的要好好学习考大学的意愿,大多都想着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贴补家用,女孩子则想着等年龄到了就嫁人,我曾见过很多看起来可能还不够法定结婚的女子手里抱着刚出生的孩子等一系列的现象,这种思想多半源于原生家庭的影响以及更基础的教育的某些缺失,这也让我突然发现教育是环环相扣并且最重基础的,如果一个地方的受教育者们从原生家庭开始就没有被灌输知识是重要得的思想,再到幼儿园小学也没有被很好的教导和"修剪",如此一来要是在初中高中再去教导可能要付出更多的心力,即便我跟一个班的学生同样强调知识的重要性,但是根据原先所筑理解力的不同怕是也会有不同的对待态度。这也使我想到支教如果能从幼儿园小学开始,从最基础的教育开始,潜移默化之下或许能发生些许根本性的变化吧。
不过,有些事情即便如此看待,也不能懈怠,为师者应尽力教好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让他们看到未来的诸多可能性,而我也会始终坚定"四要"思想,不断完善自我,塌下身子,脚踏实地地从身边小事做起,到异地扶贫搬迁地和妇联合作开办针对妇女的健康知识讲座,在课堂上向学生们传输积极先进的思想,鼓励他们为努力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