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确肯定疑问,不能有假设句、反问句、否定句、双重否定句等;
【4】问题的文字表达要准确,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容易回答;每题只能包含一个观点或疑问句,避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点和疑问,避免冷僻和专业性太强的术语;
【5】问题的排列顺序要做到分类清楚、层次分明和合乎逻辑,要把同类问题编排在一起;我们主张合理的问题顺序有: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一般,后敏感;先封闭,后开放;先总括,后特定(总括性问题指对某个事物总体特征的提问;特定性问题指对事物某个要素或某个方面的提问。总括性问题应置于特定性问题之前,否则特定性问题置前会影响总括性问题的回答,因为这相当于进行了思维上的一个提示)。
【6】客观严谨,不应有倾向性或引导性的语气,避免询问个人隐私、社会禁忌之类的问题,会影响到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7】明确问题范围,弄清是用于小范围的典型调查还是大范围的统计调查,即要与研究目的相关;
【8】避免问题中隐含的心理因素而导致的负面影响,即伦理性;
【9】要选择适当的问题类型。
问题的设计是最关键的环节,直接关系到问卷本身的质量,关系到所获得的研究结果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可靠性。
【1】开放式问卷(非结构型问卷):进行复杂问题的调查。如填空式、问答式。
【2】封闭式问卷:如填空式、是否式、多项单选式,多项限选式。
【1】含义:相倚问题是指在调查问卷中,有些问题只适用于样本中的一部分调查对象来作答,而且调查对象是否需要回答这一问题,常常依据他对前面某个问题的回答结果而定,这样的问题,称为相倚问题。
【3】注意:第一,用方框把相倚问题和过滤问题隔开;第二,用箭头把相倚问题的方框和过滤问题中适当的答案连在一起,方便读者作答;第三,复杂的相倚问题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如果相倚问题太多,会显得十分复杂,造成回答者心理上的压力,使回答者产生畏难情绪和厌烦情绪,同时也会增加被调查者填答问卷的难度和时间;第四,当必须采用相倚问题时,最好尽可能把同一类型回答者的问题集中在一起,采用跳答指示的办法来进行,这样就可减少一些复杂的、呆板的方框图。
【3】相关性:答案要和所设问题具有相关性,不能答非所问
【5】适用性:答案要根据研究需要确定合理的测量层次
【7】注意答案排列方式所可能带来的系统误差
是否式,选择式/菜单式,排序式,等级式,等距式(答案选择是一个区间),表格式,填空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