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原因。学生面临着升学或就业压力,因此感到学习压力过大,并出现抵触学习、考试等心理状态。此外,学生通常具有强烈的自尊心以及好胜心,在受到外界刺激时容易出现感情用事的问题。在无法适应问题的情况下,容易产生抑郁、焦虑及紧张等心理。
家庭原因。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和民主性,表现包括:重视物质投入、忽视精神投入;重视躯体健康、忽视心理健康,对孩子抱有过大期望,希望孩子可以替家长完成梦想。在此种情况下,学生的内心世界难以受到关注,并由此产生心理障碍。
社会原因。在价值观多样化与公德意识低落的情况下,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的现象经常出现在纸媒或网络中,学生在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下会对行为的正确性产生模糊认识,由此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
正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
学生要学会自信与欣赏。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学生要学会相信自己。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去看,不要比较。一味的比较最容易动摇学生的心态,改变教育的初衷。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学生要学会欣赏自己。人生不必苛求完美,只要你拥有一个轻松自我的微笑,只要你拥有一份向上进取的心境,只要你满意于自己的踏实努力,便能够获得别人的肯定与欣赏。
家校联动要发挥家长作用。家长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校要利用自身优势,办好家长学校,指导家长运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帮助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重点预防重大心理事故的发生,对重点学生要加强监控、疏导、关心和鼓励。只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才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社会要营造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育人是全社会的事,全社会应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比如要净化网络环境,防止青少年接触不健康的网络游戏、网络赌博等不健康内容。比如要严厉打击暴力、毒品犯罪,进一步宣传引导和加强警示教育,使青少年明辨是非,弘扬社会正气和文明风气。总之,社会要通过多项举措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时代挑战的有力应答。让我们携手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共创一片蓝天,让我们努力为学生的健康心灵培育一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