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牢记什么是空气。正常的空气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是:氮(N2)约占78%,氧(O2)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39%(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氡Rn),二氧化碳(CO2)约占0.031%,还有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如臭氧(O3)、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水蒸气(H2O)等。
空气的成分比例不是一层不变的,两个例证:高原缺氧、一氧化碳中毒,前者空气的质量变了,后者空气的成分变了。所以,它会受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氧气的密度为1.429 g/L(0℃,101.325kPa),而氧化碳的密度1.997g/L(0℃,101.325kPa),二氧化碳的质量比氧气大,同体积下二氧化碳比氧气重。标准大气压下,在0℃,20℃,25℃时的水溶性(在水中的溶解性),氧气分别是(体积比)1:0.04889,1:0.03102,1:0.02831;二氧化碳分别是(体积比)1:1.713,1:0.878,1:0.759;温度越高,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水溶性越低;温度越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水溶性越高;二氧化碳的水溶性高于氧气。二氧化碳的熔点-56.6℃,沸点-78.5℃。
在有了以上知识铺垫,现在说冷空气怎么形成。冷空气主要在北极圈和南极圈内形成,半年时间没有阳光,热量收入少支出多,温度下降,在其中的任何物质都变冷,空气也变冷了,形成冷气团。
冷气团为什么会移动?冷气团实际上应该看成氮气团、氧气团、二氧化碳气团、其他稀有气体团交织在一起构成的。空气成分的比例是大致固定的,比如说二氧化碳(CO2)约占0.031%,这是一个长期平均值,它并不是一直保持在这个比例,而是会上下小浮动,最后趋于平均值。比如你在密闭的房间里,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那么房间的空气成分比例就变了,氧气越来越少,二氧化碳越来越多,你打开房间窗户,通风一段时间后,房间里的空气就会和外面一样。
在北极和南极,有温度极低的地方,人类有测量到的最低温度已经低过了-70℃,比二氧化碳的熔点还要低,有部分二氧化碳变成了固体,不再停留空气中;温度越低,二氧化碳的水溶性越高,同样的,有部分二氧化碳溶解到了水里,不再停留空气中;这两个原因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团变少了,地球是一个整体,气团是连通的,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持空气成分的固定比例,周边的二氧化碳气团必然向这个空缺的地方涌来;这就形成了最初的动力。整个空气团在二氧化碳气团的带动下,自上向下的流动,在靠近地面的地方,除了二氧化碳气团在固化、液化、溶解,其它气团都在往外扩散,这一切都在非常缓慢的情况下进行着;在温度超出二氧化碳熔点沸点的边界处,其它气团不再四面八方扩散,而是向上扩散,填补高空中由于二氧化碳气团流动产生的其它气团空缺。这样形成了一个小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