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侮辱罪:使用暴力、其他方法,"公然"贬低他人人格,败坏他人声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①客观行为:1)行为采用"暴力、其他方法"进行2)行为公然进行3)行为针对特定人。
★侮辱行为有多少人知悉,被害人是否在场,均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行为人虽未指名道姓进行侮辱,但众人知道其侮辱对象,也构成本罪。
②行为方法:暴力、言词、文字图画,但不可能使用"捏造并散布"事实方式进行。
③犯罪主观:故意,且具有损坏他人人格、名誉的目的。
④犯本罪,"告诉"才处理,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国家利益的除外。
2.诽谤罪: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损坏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①客观行为:1)以"捏造事实"方法进行2)散布所捏造的事实3)行为针对特定人。
②行为方法:1)言词2)文字图画,但不可含"暴力"方式。
③侮辱罪、诽谤罪区别:1)行为手段2)行为方式。
侮辱罪口头、文字图画,也可以是暴力方式不能用"捏造"事实并散布的方式
诽谤罪口头、文字图画,不能是暴力方式必须捏造事实并散布
④诬告陷害罪、诽谤罪区别:1)犯罪客体2)犯罪客观方面3)犯罪主观方面。
⑤犯罪主观:故意,且具有损坏他人人格、名誉的目的。
⑥犯本罪,"告诉"才处理,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国家利益的除外。
3.重婚罪:有配偶而重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
4.抢劫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的行为。
②客观表现:对所有人、保管人、看护人、持有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其他方法,迫使其立即交出财物、或立即将财物抢走。
★暴力程度不必达到危及健康、生命;使被害人身体受强制,不能或不敢反抗即可。
③犯罪主体:一般主体"自然人",即年满14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④犯罪主观: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⑤抢劫罪认定:
★抢劫过程中,使用暴力或其他方法致人重伤、死亡,应定为"抢劫罪"。
★为复仇、其他目的,伤害、杀死被害人后乘机拿走其财物,实行盗窃罪与抢劫罪并罚。
★抢劫行为完成后,出于灭口、其他目的而杀死被害人,实行故意杀人罪与抢劫罪并罚。
⑤抢劫罪、绑架罪区别:1)犯罪客体2)客观行为方式3)主体年龄要求4)犯罪目的。
(双重客体)使用暴力、胁迫、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年满14岁自然人非法占有他人财物
绑架罪公民人身权利(侧重)将人掳走后限制其自由,限有关人员定期内交出索取的财物年满16岁自然人勒索财物,或扣押人质
⑥"准抢劫罪":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
★犯盗窃、诈骗、抢夺罪完成一段时间后,在其他地方被发现,为抗拒抓捕而行凶,实行"数罪并罚"。但若情节不严重、危害不大、无伤害意图,仍可以按原罪处罚。
⑦10年以上、无期、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1)入户抢劫2)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3)抢劫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4)多次抢劫或抢劫数额巨大5)致人重伤、死亡6)冒充军警抢劫7)持枪抢劫8)抢劫军用、抢险、救灾、救济物资。
5.盗窃罪:"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多次窃取,或窃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
①多次秘密窃取:1)1年内入户窃取2)公共场所扒窃3次以上。(尊重个人财产)
②犯罪主体:一般主体"自然人",即年满16周岁并且具有刑事责任年龄的自然人。
③犯罪主观: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④可以定本罪:
以破坏性手段盗窃,造成公私财物损失,可以定本罪盗窃残疾人、孤寡老人、丧失劳动能力人财物,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
④盗窃既遂、未遂标准:1)失控说2)控制说(无形财物)3)失控加控制说(一般财物)。
⑤盗窃罪认定:
★盗窃设备重要部件数额较大,并造成危害公共安全,应当"一罪从重",不实行并罚。
★若行为人盗窃时不知其中有枪支,则只定"盗窃罪";若后又用所盗枪支犯罪,则实行"数罪并罚"。
★以"调包"方式窃取他人财物的,以"盗窃罪"论处。
⑥可以判处"死刑":1)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2)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
★以数额巨大钱财、国家珍贵文物为盗窃目标,即使未盗得,也可构成"既遂"犯罪。
⑦把偷开的机动车作为犯罪交通工具使用,按"实施的犯罪从重处罚";若偷开机动车过程中因过失撞死、撞伤他人等,按交通肇事罪与构成的其他犯罪实行"数罪并罚"。
⑧刑罚:
可以判处"死刑":1)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2)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
刑罚无期徒刑:盗窃通讯设施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
最高刑15年有期徒刑:1)破坏广播电视设施2)破坏公用电信设施
6.抢夺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夺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
③携带凶器抢夺,不管行为人是否使用或以凶器相威胁,均以抢劫罪论处。
7.侵占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管物、遗忘物(非遗失物)、埋藏物非法占有,数额较大拒不推还或拒不交出的行为,犯本罪的"告诉"才处理。
①客观表现:将代管物、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拒不交出。
★拒不退还、拒不交出:行为人将财物非法占有后,当财物所有人发现并要求其退还、交出时,仍不退还、交出。
②侵占对象:代管物、遗忘物、埋藏物、公共财产、私有财产。
④侵占罪、盗窃罪区别:1)犯罪故意产生时间2)犯罪对象3)客观方面。
侵占罪持有公私财物后代管物、遗忘物、埋藏物,财物已在行为人控制之下将控制之下的财物非法占有
盗窃罪未占有公私财物前他人所有、持有、管理的财物,财物在他人控制之下秘密窃取他人财物
8.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其他单位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工作之便,否则不为罪),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有(侵吞、盗窃、骗取等),数额较大的行为。
②犯罪对象:动产、不动产、有形财产、无形财产。
③公司、企业、其他单位:
有关单位企业私营企业、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外资企业
其他单位——群众团体、群众自治组织、公益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社团等)
④犯罪主体:特殊主体,公司、企业、其他单位的人员。
⑥职务侵占罪、侵占罪区别:1)客观行为方式2)犯罪行为对象3)犯罪主体。
⑦职务侵占罪、盗窃罪、诈骗罪区别:1)客观行为方式2)犯罪对象范围3)犯罪主体。
⑧职务侵占罪、贪污罪区别:
职务侵占罪非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职务行为廉洁性、单位财产权本单位财产
贪污罪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廉洁性、公共财产权公共财产
9.挪用资金罪:公司、企业、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
②犯罪对象:处于货币形态财产(不含物资设备、处于形态的财产)。
③客观表现:1)挪用了本单位资金2)挪用行为利用职务便利3)个人使用、借贷给他人。
3个月未归还:资金归个人使用、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
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而个人谋利
④犯罪主体:特殊主体,公司、企业、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
⑤挪用资金罪、职务侵占罪区别:1)犯罪客体2)行为对象3)故意内容。
10.敲诈勒索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所有人、管理人实施威胁、要挟方法(不含当场实施暴力),强行索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抢劫罪不必数额较大)。
①侵犯客体:1)公私财产所有权2)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其他权利。
②犯罪主体:一般主体自然人,即年满16周岁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③犯罪主观: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
★行为人为追回合法债务而对债务人使用威胁手段,不能构成本罪。
④敲诈勒索罪、抢劫罪:1)行为实施内容2)行为方式3)取得财物时间4)数额标准。
★行为人以暴力相威胁迫使被害人限期交出财物,以"敲诈勒索罪"论处。
⑤敲诈勒索罪、诈骗罪区别:1)犯罪客体个数2)犯罪客观方面。
敲诈勒索罪仅限于威胁,不当场实施暴力威胁可以对被害人、第三人、可用书信、口头当场、或威胁后数额较大
抢劫罪当场实施暴力、以暴力相威胁用言语、动作当着被害人实施当场取得无数额要求
以上就是树图网为大家整理的2023法律硕士考研刑法学分则考试重点内容汇总的详细内容!想了解更多关于考研的相关信息,请关注高顿考研官网查询,祝大家考研成功。
【2024考研备考已开始,现在点击下方图片,即可免费领取全年学习资料】